制造業未來在核心技術,不在物美價廉。結合今年走紅互聯網的文章《去日本買只馬桶蓋》,吳曉波認為,這說明中國一億多擁有知識的中產階級會為高性能的商品買單。如果制造業企業把商品的品質做好,未來產品的定價一定會和成本脫鉤,實現轉型升級。
7月5日,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做客“轉型中國,樣板東莞”公益講堂。他認為,原來支撐中國制造的土地、人力、稅收、環境等優勢全部喪失,2015年將是制造企業非常困難的年份。
結合今年走紅互聯網的文章《去日本買只馬桶蓋》,吳曉波認為,這說明中國一億多擁有知識的中產階級會為高性能的商品買單。如果制造類業企業把商品的品質做好,未來產品的定價一定會和成本脫鉤,實現轉型升級。
企業面臨生態性危機
吳曉波說,中國制造有兩個關鍵詞,一個叫成本,一個叫規模。
吳曉波分析說,成本優勢就是當初廉價的土地、人力、優惠稅收、不需要承擔責任的環境。但如今這些要素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土地和人力成本上升,環境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另一個規模優勢,企業與企業的雷同性越大,造成產能過剩、價格拼殺。
“也就是說你用過去成功的方式走到今天,你會發現如果不進行變化的話,一定會被淘汰,過去很多經驗在今天不行了。”吳曉波認為,中國大企業面臨的危機是系統性的、生態性的,是在生產模式、營銷模式上出現了危機。
轉型陷入線上銷售誤區
吳曉波認為,傳統制造業轉型要經過“專業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的路徑,但中國制造業的轉型走入了一個誤區,只是把銷售轉移到線上。他舉例說,此前一個浙江溫嶺做服裝的老板知道互聯網的沖擊,于是進行轉型,結果還虧錢了。后來一問,原來是企業在線上銷售,但是線上線下價格不一樣,引來經銷商體系不滿意。此外,線上銷售的成本也非常高。
“我認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無論是品牌還是市場轉型,如果沒有進行任何的變革,如果沒有質量和差異化競爭,在網上銷售將面臨一個價格戰,這個價格戰中的錢是被平臺賺了,企業還是一個死。”吳曉波說,所以傳統企業一定不僅僅是營銷渠道的危機,遭到的危機是生態性的危機,所以要轉型是生態型的轉型。
吳曉波指出,現在大型制造業都在發生由大規模定制變成個性化定制。他舉例說。青島一家做了30多年的鞋服企業,原來是一雙板鞋、一套西裝做5萬件去銷售,賣不掉就留在渠道里。后來這家公司開始轉型,如果客戶需要一件西裝,公司派一個人過來把客戶尺寸量好,量完以后把所有的數據變成一個產品扔到生產線上,一個禮拜以后可以為客戶定制一件西裝。如今這家企業一天可以接受2000件單品。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石家莊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城市,其雄厚的醫藥、紡織、裝備制造等產業基礎,正迎來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關鍵期。值此產業升級浪潮,工控網第九屆工廠數字化轉型與落地巡回研討會于8月走進石家莊,歐姆龍攜高效、穩定、智能的通用品解決方案亮相,深度對接本地制造業企業需求,京津冀產業升級注入創新活力。開關,安全,
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跑出了“加速度”。華北工控躋身協作機器人賽道,打造了EMB-4148等嵌入式AI計算機,可以輕松解決機器人系統聯動控制與連續運作挑戰,助力協作機器人實現技術創新與多元化場景應用。制造業,接口,智能化,
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川電機)作為行業代表之一,始終致力于探索與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模式,以培養適應未來制造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應用,智能制造,
在汽車制造業,精密的生產數據追溯不僅是法規要求,更是質量管控、工藝優化和效率提升的關鍵。然而,實施穩定、高效、低成本的數據追溯系統往往面臨連接設置繁瑣、通信協議復雜、數據處理困難等挑戰。讀碼器,網絡,
在全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時期,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刻不容緩。作為中部崛起核心引擎的長沙、鄭州,正積極踐行“智改數轉”戰略。繼南京站巡展圓滿舉辦后,7月,由中國工控網主辦的第九屆工廠數字化轉型與落地巡回研討會相繼走進長沙與鄭州。歐姆龍攜備受贊譽的通用品樣機箱及場景化解決方案再次亮相,與兩地制造業
在全球制造業加速智能化、自動化轉型的浪潮中,機器視覺技術作為智能制造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正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今日,勵展博覽集團(以下簡稱“勵展”)與機器視覺產業聯盟(以下簡稱“CMVU”)就VisionChina(深圳)達成戰略合作。這一合作將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共同推動中國機器視覺技術的發展,助力制造業
6月19日,北京國際會議中心,VisionChina北京展(機器視覺助力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大會)開幕,華北工控亮相C01展位,并全面展示在機器視覺領域的創新成果,洞察現代制造業數智化轉型機遇,以工控力量助力機器視覺產業繁榮,期待與您的攜手共進!相機,
隨著中國制造業全球化進程加速,國產設備正以更高質量的姿態走向國際市場。出口設備需嚴格遵循目標國的安全標準,這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設備及系統(如安全光幕、安全控制器和安全網絡)的規范搭建,不僅是保障人員人身安全和設備穩定運行的核心,更是滿足相關出口安全標準、贏得海外市場的關鍵。
曾經,家電三分天下,合肥有其一,若要選一個最能代表合肥的產業,家電當之無愧。這里,誕生了中國家電產業的多個第一,書寫了中國輕工業制造的榮光;這里,上演了跨越趕超的生動實踐,塑造了產業演進的傳奇樣本。國產核心技術大放異彩,這家企業用創新與服務重新定義競爭力!
智能制造使得企業的競爭要素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之前的材料、能源兩種資源為核心轉變為材料、能源和信息三種資源為核心的競爭,從而產生了兩種生產力,即以傳統的材料和能源為代表的工業生產力和以信息為代表的信息生產力,這三種資源、兩種生產力合在一起,形成未來企業競爭的核心。那么,2016智能制造十大核心技術都有
智能制造使得企業的競爭要素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之前的材料、能源兩種資源為核心轉變為材料、能源和信息三種資源為核心的競爭,從而產生了兩種生產力,即以傳統的材料和能源為代表的工業生產力和以信息為代表的信息生產力,這三種資源、兩種生產力合在一起,形成未來企業競爭的核心。那么,2016智能制造十大核心技術都有
外資巨頭目前仍然壟斷了核心零部件和機器人本體集成,國內上千家機器人企業則定位于購買國外機器人本體,進行系統集成和行業應用。當國內的機器人產業迅猛發展時,有件事情卻不得不讓人擔心。實際上,外資巨頭目前仍然壟斷了核心零部件和機器人本體集成,國內上千家機器人企業則定位于購買國外機器人本體,進行系統集成和
未來的智能電網核心,是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能源互聯網”。它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逐步演變,是一場徹底的變革,是現有技術和新技術協同發展的產物,除了網絡和智能電表外還飽含了更廣泛的范圍。
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 電機、電池和電控。財政部在官方網站公布了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太原、大連、上海、合肥、鄭州、武漢等28個城市,以及河北省城市群、浙江省城市群、福建省城市群、江西省城市群、廣東省城市群在內的5個區域。
53.05%的求職者通過網站的“發送求職申請”功能直接發送簡歷 69.81%的人認為豐富的工作經驗是簡歷瀏覽次數高的最主要因素 73.3%的應屆生覺得缺乏工作經驗導致自己的簡歷被瀏覽次數不高 46.44%的人在考慮轉行時,在簡歷中突出的仍舊是工作經驗 44.99%的人
53.05%的求職者通過網站的“發送求職申請”功能直接發送簡歷 69.81%的人認為豐富的工作經驗是簡歷瀏覽次數高的最主要因素 73.3%的應屆生覺得缺乏工作經驗導致自己的簡歷被瀏覽次數不高 46.44%的人在考慮轉行時,在簡歷中突出的仍舊是工作經驗 44.99%的人
10月26日上午,國務院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負責人秦志輝,介紹了工信部在推動民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方面的具體工作。
據 2014 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國家級經開區的發展定位、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進一步促進國家級經開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工業,智能制造,無錫太湖,
與惠州市在智能制造、職業教育、智慧交通、綠色城市等領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搭建德國“工業4.0”與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的對接平臺,推進惠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建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繼與廣東省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西門子進一步落實與廣東省各級城市的全面合作
作為制造業城市,佛山、東莞兩地一把手均在不同場合強調,“只是制造業大市,而不是制造業強市”。制造業作為兩市發展根基,創新驅動自然也離不開這個基礎。因而,勞動密集型企業轉變為知識密集型企業,制造業轉型升級是兩市創新驅動主要陣地和目標。
以“智造未來·創新服務”為主題的“2018(第六屆)先進制造業大會”于2018年5月8—9日在上海浦東綠地假日酒店隆重召開。大會迎來了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近千人參加。大會舉行了開幕式、主論壇和5個專題論壇。本屆大會掀起了探討智能制造的熱潮。主論壇匯聚國內外智能制造領域業界領袖,圍繞智能制造前沿理
我國現在是制造業世界第一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選擇是痛苦的,企業家變革首先要革自己的命,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就是蛻變重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家眼光既要向外,準確看到新時代環境的改變及趨勢,又要向內,重新審視企業自身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其中有五道關口是必須攻克的。
李克強總理3月7日來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浙江代表團參加審議。一位旗艦級制造業企業代表介紹,通過“互聯網+”,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企業實現了老基地技術改造和老產品轉型升級,使老樹煥發了新芽。總理說,不僅要讓“老樹發新芽”,還要通過雙創讓“新樹深扎根”,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性創新
2018年玻纖行業發展進入了新常態,預示著玻纖產業的轉型升級不僅需要技術上的動力源泉,同時也需要在體制機制上沖破固有的模式,這樣才使得技術創新的成果競相迸發、創新成果的轉化水到渠成,依靠創新驅動才能推動玻纖產業未來的發展。
7445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