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7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而稍早前公布的7月財新制造業PMI初值僅為48.2,降至15個月來最低。
然而,梳理數據會發現,中采大型企業PMI為50.6%,雖比6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仍連續位于擴張區間;中型企業PMI為50.0%,比6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6.9%,比6月下降0.6個百分點,繼續位于收縮區間。
如果將觀測時間拉長,即使是在上半年中采PMI景氣指數持續維持在50枯榮線以上的6個月中,小企業PMI始終低于50%,并且在最近的4個月中出現了連續環比下降。
利潤低是經營困難的結果體現。受訪企業與專家對記者稱,這背后,是需求減少、人力成本上漲等系列原因的不斷疊加。未來除了貨幣政策,企業減稅還有空間,減稅有望再加碼。
中小企業經營仍臨“內憂外患”
“我們原來主要客戶的訂單是來自煤炭與水泥等能源企業,但現在部分客戶本身經營狀況不太樂觀,使得我們此前依賴的訂單減少很多,因此企業經營也比較困難。”河南鐵維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企業主要生產潤滑脂,用于鋼鐵、水泥等行業生產需要。
訂單縮減不僅出現在中部省份,在珠三角地區的一些中小企業也遭遇此問題。廣東東莞市茶山百樂玩具廠負責人陸利明也向記者坦言:“今年上半年訂單相比去年減少,不僅國內訂單,出口訂單也相對減少很多,整個玩具行業甚至包括身邊的大企業上半年的訂單都不是很理想。”
他向記者透露,“此前的一個俄羅斯客戶可能受俄羅斯經濟的影響,今年上半年都沒來中國采購玩具,往年一過完年就會來采購。”
不過,陸利明同時表示,從目前來看,訂單有回暖跡象。接近圣誕訂單季,下半年玩具需求可能會增加,他預計這位俄羅斯客戶之后可能會來中國洽談訂單問題,但俄羅斯經濟不是很理想,訂單價格可能會壓得很低。
作為中國進出口主力力量的中小企業當前面臨的困境,一定程度上趕上了全球貿易萎縮的“困難時期”。Wolf Street網站根據荷蘭經濟政策研究局(CPB)的統計數據發現,過去6個月,全球貿易量下滑了2%,至2014年6月以來最疲弱狀態。僅5月單月就環比下滑了1.2%。
另一個證據來自低迷的船運業。上海至全球15大目的地港口的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標——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今年2月以來一直處于下跌趨勢。直到7月底,累計下跌51%。
外需下降的同時,中小企業人力成本上漲也令其承壓。“今年我們企業人力成本上漲較快,尤其是技術人員,薪水較去年同期上漲20%~30%左右。”上述鐵維保科技公司負責人對記者稱。
渣打中小企業信心指數(SMEI)顯示,7月份用工預期指數由6月59.4略小幅放緩至58.8,薪資指數由59.3降至56.8,表明中小企業勞動力成本仍在攀升。
SMEI指數是基于全國近600家中小企業的月度調查結果編制而成,為100%衡量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專項指數,衡量中小企業經營現狀、信用狀況和未來3個月預期等狀況。指數位于50以上表明處于擴張趨勢。
SMEI指數顯示,在經歷二季度連續3個月下滑之后,7月數據與6月持平在57.3。但在7月中小企業信心指數三個分項指數中,有兩項指數出現下滑。其中,經營狀況指數由6月的55.8持續第三個月下滑降至55.0,而經營預期指數由60.8降至60.4 。“這暗示中小企業經營現狀及前景的改善步伐均有所放緩。”渣打分析師稱。
渣打報告還顯示,新訂單增長疲軟和產成品庫存上升致使中小企業增長動能指數(即新訂單減去庫存值)由6月的11.6大幅下滑至6.4。“目前中小企業經營現狀仍趨疲弱,需求低迷和庫存上升持續抑制中小企業實際經營步伐的加速。在2014年底以來宏觀經濟政策放松推動下,近期經濟增長勢頭的改善尚未充分傳導至中小企業。”渣打分析師稱。
對于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原因,渣打分析師認為,“需求低迷和產成品價格下降導致制造業中小企業經營表現落后于其他行業。”
“我們企業已著手研發新的潤滑脂產品,目前處于化驗與測試階段,并積極開拓新的客戶,一些相關工作也正開展。”上述鐵維保科技公司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即使薪水大幅度上漲,我們企業也盡力降低企業利潤而留住人才。”
1 2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