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新興創新創業主體在廣東蓬勃發展。國家大科學中心建設初具規模,在中微子、超材料、基因組、干細胞、智能機器人、移動通信技術等多個領域躋身世界領先水平。
來自深圳的名叫Alpha 1S的540個智能機器人閃亮登陸央視春晚后,在22日再次亮相央視元宵晚會。科技含量極高的機器人讓國人大開眼界,也讓廣東智造成為熱點話題。
16日,正月初九,春節剛過,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提出,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戰略和總抓手落到實處,率先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廣東率先實現經濟增長“回暖”,在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上邁出堅實步伐。
打出政策“組合拳”
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連續兩年,創新都占據廣東開年大事中的重要位置。同樣是一年前的正月初九,廣東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深圳拉開帷幕。在會上,省委書記胡春華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關系廣東長遠發展的關鍵一仗,是我們必須打贏的關鍵一仗。
2015年2月,廣東省《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出臺,著力構建覆蓋創新鏈的政策體系,包括激勵企業創新投入、完善孵化育成體系和新型研發機構、激發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等政策。還出臺了《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重點工作方案(2015-2017年)》,該方案則從大力培育發展創新型企業、加快自主創新重大平臺建設、構建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完善科研人才創新激勵措施、深入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組建新的廣東省科學院等八個方面明確指出加快推進廣東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工作的重中之重。隨后又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的實施意見》,明確全省未來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與舉措,提出“將廣東建設成為體制創新的探索者、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和產業創新的策源地”。
在一整套政策組合拳的促動下,2015年廣東在創新能力建設方面取得耀眼成績。據統計,2015年,廣東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二,關鍵核心技術自給率達71%。
與此同時,廣東在科技創新能力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截至2015年底,廣東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1105家,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量達138878件,連續6年保持全國第一。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新興創新創業主體在廣東蓬勃發展。國家大科學中心建設初具規模,在中微子、超材料、基因組、干細胞、智能機器人、移動通信技術等多個領域躋身世界領先水平。
除此之外,廣東還擁有了珠三角和深圳兩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5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萬家。目前,全省共有國家級高新區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5家,1700多家產學研創新平臺,100多家省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就在今年年初,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傳來喜訊:廣東主持和參與的31個項目獲獎,占了項目總數的一成以上。這無疑正是廣東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結出的碩果。
創新成為第一動力
引領廣東經濟煥發活力
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 2015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72812.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0%。廣東經濟穩中有升,經濟增速逐季上升,全年累計增速實現8.0%,較2014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廣東經濟增長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廣東加快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所帶來的強大增長動力。根據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2015廣東經濟年報顯示,2015年廣東研發經費支出(R&D)占GDP比重預計達2.5%,在這一衡量經濟體創新能力的最核心指標上取得重大突破,不僅標志著廣東進入世界創新型地區行列,更說明創新驅動導向在南粵大地日益重要。
作為廣東創新的顯著特點之一,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九成的研發經費、創新成果來自企業。在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同時,廣東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努力打通科技、產業、金融三者之間的通道。2015年全省已建立25個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分中心,構建起省市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目前廣東創業投資機構預計超過2800家,管理資本規模超過6500億元。另外,省部院產學研合作10年以來,累計建成各類產學研創新平臺1600多家,院士工作站109家,科技特派員工作站101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40多家。2015年,省部院產學研合作全年實現產值2000億元。
廣東還抓住啟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的機遇,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后備庫,迄今有3126家企業入庫培育。針對創新生力軍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早期常遇到資金瓶頸的情況,廣東設立中小微企業創新基金、科技創新券后補助等專項資金,以及孵化育成體系、各級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服務機構等公共服務平臺,大力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
作為科技創新重大平臺的高新區,也有力推動了廣東產業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廣東形成了以深圳、廣州和珠三角7個地市國家級高新區為核心的“1+1+7”自主創新新格局。現在廣東已有23個高新區,實現了21個地市省級以上高新區的全覆蓋。2015年,全省23個高新區約實現營業總收入2.66萬億元,繼續擔當拉動全省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廣東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10%,主要結構性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2016年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大會發布的《廣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6年工作要點》中,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位列17個大方面的首位。除了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新型研發體系和孵化育成體系建設、產學研結合與多層次協同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精準發力外,還聚焦智能制造、“互聯網+”、綠色低碳等高端產業發展,大力培養和集聚高端人才。
此外,為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今年將發布實施《廣東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和新修訂的《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等重要法規。
創新暖風吹遍南粵熱土,廣東正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努力走出廣東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道路。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經緯恒潤參與完成的“電動汽車底盤運動控制與能量管理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電動底盤,創新,
經緯恒潤被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授予“2023年度標準工作先進單位”。
今年的慕展也迎來了一份不一樣的“生日禮物”——以“融合創新,智引未來”為主題的全新2021慕尼黑上海電子展覽會正式開啟服務全球電子產業的新征程!
2019年魏德米勒扎根中國市場25周年,并榮獲了CAIMRS雙項大獎、德國設計大獎、杰出雇主等眾多獎項。始終如一地進行創新,為全世界的客戶和合作伙伴研發精確定制的產品。
福祿克建立在強大的創新基因之上,福祿克將基于此,投資更高精度、更小尺寸,可以更好地手持式儀表整合的新型傳感器,隆重發布了TV40在線式紅外熱像系統、在線式紅外熱像儀RSE300/600、T6 非接觸電壓鉗表以及工業診斷內窺鏡DS701/703等15款測量測試工具。而智能汽車中會使用大量的半導體材料,福祿克在這個領域也有著眾多客
11月16日聚焦智慧礦山解決方案、深部智能開采技術與創新、智能開采技術與裝備、礦山物聯網云服務平臺、礦山大數據建模與分析、礦山安全監測與預警、礦山設備遠程管控、礦山設備狀態檢測與診斷、智慧礦山的采礦與環境協同發展等重要議題。
市委、市政府關于黃石市科技創新工作突出單位和個人的通報。黃石市科威自控有限公司總經理龔云生先生榮獲“科技創新突出個人”稱號!
Auto Tech 中國國際汽車技術展覽會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前裝領域重要展覽會,主要涵蓋了汽車電子技術、車聯網技術、EV/HEV 技術、汽車輕量化技術、自動駕駛技術、汽車測試測量技術等六大主題。作為汽車科技創新展示參觀平臺,組委會將邀請諸如東風、神龍、.......、德賽西威等汽車OEM廠商及Tier 1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上萬名采
這周,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持續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
本周,隨著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的發布,以及各項機器人賽事和創新應用的不斷涌現,“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成為科技界最受矚目的焦點。從國家戰略層面到產業實踐,再到日常生活的滲透,科技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改變著社會。智能化,
近日,浙江省經信廳公布2025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單,大華股份及旗下子公司的三款創新產品憑借扎實的技術實力與優異的市場表現成功入選,大華自主創新能力再獲認可。機器人,交通,智能,智能化,EMS,
智能機器人行業發展已被納入國家戰略框架,成為推動千行百業轉型升級的“利器”。華北工控聚焦智能機器人市場應用,采用瑞芯微RK3568處理器打造了工業整機BIS-6360ARA-B10,可以助力機器人輕松實現“視覺導航”和其他“AI”應用。LED,接口,電磁干擾,
本周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持續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智慧醫療建設如火如荼,華北工控聚焦高端醫療設備市場持續嵌入式計算機產品創新與應用,成功打造了嵌入式AI主板與整機方案,助力客戶實現醫療手術機器人開發與場景化應用落地。接口,集成控制,
本周,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持續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自動化,
本周(或近期),全球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持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
據DefenPol廣東(廣州)軍民融合技術系列展組委會消息,深圳啟飛航空工業公司生產-獵飛武裝察打無人直升機將于7月20-21日亮相DefenPol China 2018廣東(廣州)軍民融合技術系列展,展位號:A20,歡迎業界人士蒞臨觀展!
5月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陳武率廣西黨政代表團一行100余人,來到國機智能考察科技創新。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省委副書記、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等省市領導陪同考察。
滬深交易所剛剛披露收官的2017年年報顯示,廣東405家制造業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23.66%和41.49%,快于全國整體水平,一季度這一增長勢頭延續。
當前,廣東玻璃產業正處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為了深入推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廣東省玻璃行業協會決定2018年8月繼續舉辦“中國(廣州)國際玻璃展暨廣東玻璃行業年會”……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廣東省工業企業創新驅動發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的工作部署,力爭把廣東家居產業率先建成全國創新型家居品牌中心和國際最重要的家居產業創新中心,在省內樹立技術、人才、信息等高效運轉的產業創新領軍企業,表彰其在推動行業創新、引領行業智能制造、實施供
廣東工業互聯網實現人、機、物全面互聯,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不發,提升經濟效益……
4月2日,廣東舉辦2018中國(廣東)數字經濟融合創新大會。會上,廣東省經信委聯合廣東省大數據管理局發布了全國首個制造業大數據指數。未來,制造業大數據指數將成為廣東科學決策、精準施策的利器,支撐其實體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日前出臺《廣東省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方案》和《廣東省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若干扶持政策(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率先建成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
7451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