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ner Mohr表示,同時達到這些要求非常有挑戰性。不同的用戶、場景和頻譜,不太可能用單一的系統來解決問題,因此5G的系統應該是一個高度靈活的系統。
Youngnam Han同樣認為,應用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數據速率從低到高,低端要求到高端要求。建議將不同應用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然后分別計算如何在每一個部分滿足不同的需求。
王曉云則表示,應該制定統一的框架,涵蓋所有的技術參數,運營商可以根據需求來選定和配置這些參數。所以,需要統一標準,但必須要有靈活性。
5G時代中國話語權更大
首次5G全球大會選在中國召開,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將在5G的發展過程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IMT-2020(5G)推進組副主席王志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體來看,中國在移動通信標準建設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中國也將在5G的發展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曹淑敏表示,目前中國IMT-2020(5G)推進組已經發布了四個白皮書,包括5G的愿景和需求、5G的概念、5G的無線技術架構以及5G的網絡技術架構,6月1日還將發布一個新的白皮書,即5G網絡架構設計。在中國863計劃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對5G的支持下,中國從2014年開始,相繼完成了總體的技術、網絡架構、頻譜等研究。
話語權提升的背后,是中國的華為、中興等廠商在5G專利領域已經進行了大量儲備。業界普遍認為,這有望使我國主導的5G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有利于我國5G產業未來的整體發展。
華為無線CTO童文在會議上稱,近兩年華為已做了大量技術試驗,2017年到2018年底,華為期待著與其合作伙伴基于標準來開展預商用的測試。參會的中興通訊首席科學家向際鷹也表示,中興已經投入了2億元進行5G的研發,目前全球專門負責5G研究的員工達2000多名。
更重要的是,中國有著其他國家難以匹敵的用戶規模。
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4G網絡,基站的規模數超過了200萬個,用戶數突破了5億人,擁有全球第一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基地和最具成長性的信息消費市場,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2015年底,中國已經擁有了6.88億網民,網民的普及率達到了50.3%,全年移動互聯網接入的流量超過了400萬T,同比增長了103%。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還有近半數的人口沒有成為網民,這孕育著巨大的應用需求和發展的潛力,為加快步入5G時代奠定了基礎。
上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