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李冶表示,目前“互聯網+”智慧能源(業界普遍稱為“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的總體框架和行動路線已經初步形成,而《“互聯網+”智慧能源試點示范項目實施方案》也將很快下發,方案明確了建設試點示范工程項目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在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李冶表示,目前“互聯網+”智慧能源(業界普遍稱為“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的總體框架和行動路線已經初步形成,而《“互聯網+”智慧能源試點示范項目實施方案》也將很快下發,方案明確了建設試點示范工程項目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據了解,試點示范重點是要推動先進儲能、智能電網等一批產品和技術加快實現突破,預計今年會帶來超過400億元的投資。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能源互聯網領域也安排了3億-4億元的專項建設資金,對首臺套設備和重要的研發示范項目給予支持。在實施當中,將大力推廣和利用社會資本進入這個領域,拓寬能源互聯網的融資渠道。
如何從中分羹成為業界關心的焦點。同日在嘉興舉行的“全球能源互聯與智慧城市建設”主題論壇上,眾多與會人士認為,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將極大促進智慧城市建設,會產生包括用戶數據挖掘等在內的新業態和商業模式。
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10大重點任務,并提出能源互聯網建設分為兩個階段推進:2016-2018年,著力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試點示范項目。2019-2025 年,著力推進能源互聯網多元化、規模化發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聯網產業體系,形成較為完備的技術及標準體系并推動實現國際化。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現在各地區對試點示范項目非常積極踴躍,有很多項目已經躍躍欲試了。”李冶表示,在抓緊推進示范工程的同時,下一步將研究設立國家級的能源互聯網研發平臺,特別是根據試點項目的推進情況制定一批急需的標準和規范。
嘉興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周建其在上述主題論壇上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實質就是智能電網加特高壓電網加清潔能源,嘉興供電公司構建了“面向電力系統、面向用電客戶、面向社會”的智能電網驅動智慧城市規劃體系,主動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支撐。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ujubeamk5s1.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加快培育一批實力強、服務廣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平臺動態調整與迭代優化,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2020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信發函〔2020〕240號)的工作部署,
在今天遼寧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遼寧省發改委等部門發布解讀《數字遼寧發展規劃(1.0版)》。該《規劃》明確到2025年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將成為遼寧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支撐;數字經濟占遼寧DGP比重為45%。
對“互聯網+”、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催生新崗位新職業。依托工業互聯網促進傳統產業加快上線上云。聚焦養老、托育、家政等就業潛力大的領域,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活服務業。支持發展共享用工、就業保障平臺,為靈活就業者提供就業和社保線上服務。
經過兩天的激烈,7月26日,“發現智聯高手”——第六屆“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決賽結果揭曉,經過激烈的拼搏,來自于上海交通大學、高雄中山大學、荷蘭方提斯大學的三支高校隊伍最終脫穎而出,獲得了現場評委的一致認可,獲得大賽特等獎。互聯網+,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當前,我國正在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動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長足發展。
SENSOR EXP0 2019秉承著“致力打造專業平臺”的辦展宗旨,依托中國傳感器產業的快速發展背景,努力成為中國最大、最專業、最權威的產業平臺。近年來,伴隨著工業4.0、互聯網+、物聯網概念的興起,智能家居、可穿戴產品、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領域的市場快速成長。
2017年11月,國務院出臺《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2018年2月,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設立。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已經到來,這是我國探索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必須緊緊抓住。
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社會各界凝聚共識,推動信息化更好造福社會、造福人民之際,23日,市政府發布《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意見》,敲定我市發展工業互聯網目標……
未來5年,國家電網公司將年均投入超過700億美元,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施耐德電氣中壓產品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的進化史,和中國大地一步步變革與騰飛的步伐形影相隨。今天,依托數字化推動能源互聯網加速落地,鼎力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已經成為了施耐德電氣新征程上的路標。
未來的能源互聯網將不再是“一張網”,而是以多個能源企業為核心的新型生態系統:每個核心企業都可能形成一個小生態,由核心企業主導的能源平臺鏈接水、電、氣、熱等各分散主體,提供中介增值服務,共同構成一個多中心且有序的生態。
逢開放改革40周年, 作為電力行業中的年度盛會, EP展今年除了特設9個不同的主題 – 一站式輸配電、電力自動化、能源互聯網、電力節能環保、電力工程檢測、電力安全與應急管理、智能量測、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電力成就展及峰會、數據中心及云計算之外, 還將在現場舉辦超過30場同期會議, 并帶來更多不同應用領域的現場活動, 為
8月6號,中測院雜志社與流量所、化學所、電子所等相關人員一同前往天府新區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開展了學術交流和調研活動。
展會涵蓋一站式輸配電、電力自動化、能源互聯網、電力節能環保、電力工程檢測、電力安全應急、智能量測、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電力成就展及峰會、以及數據中心與云計算,為業界提供了解當前電力工業設備和先進技術的平臺。
由臺達集團主辦、清華大學協辦的2018臺達電力電子新技術研討會在江蘇吳江同里湖大飯店召開。針對電力電子化電力系統、新能源可靠并網、先進電力傳動系統、新型電工材料、能源互聯網等關鍵技術及熱點話題開展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工作將于今年帶動超過400億元的投資。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發布的《中國能源互聯網+商業生態展望》預測,到2020年中國能源互聯網+的總體市場規模將超過64070億元,約占當年GDP的7%。
7451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