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16第六屆中國國際機器人高峰論壇在上海美蘭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共有500人左右出席,行業大咖齊聚,共論機器人未來發展。作為機器人行業的高端論壇,第六屆中國國際機器人高峰論壇上各大咖圍繞“迎接人機融合時代”這一主題做主題演講,解讀行業最前沿動態。此次論壇分為上午的主論壇和下午的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場分論壇。

在上午的主論壇上,先后有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致辭,國家863計劃智能機器人專家組組長趙杰,科技部十二五服務機器人重點專項專家組長、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博士生導師王田苗,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先生,科沃斯機器人董事長錢東奇,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鄧奇,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機器人系統工程部部長童粱等發表相關演講。
以下內容根據嘉賓演講整理,或有遺誤,敬請批評指正。
工信部辛仁周
辛仁周:鼓勵發展機器人技術專項中央預算60億
現在可以說我們國家是世界上產業鏈最齊全的國家,對機器人行業也是這樣。搞制造、搞軟件開發可以說都是相關的企業,今后都是發展的重要基礎。希望我們媒體、希望我們聯盟,希望行業組織,這個事讓政府出來不太方便,要用好我們國家政策,這樣才能讓行業進一步發展。整個專項中央預算60億,整個要砍一些,砍多少不知道,這是國家和地方是1比2,可能不同的項目性格,需要配套的比例要求不一樣。特別是對于示范應用的項目,可能國家以前是一個引導資金,大量的是地方企業進行投入
趙杰:機器人三大共性關鍵技術包括核心零部件、核心軟件、應用軟件
共性關鍵技術方面,主要布置這三任務:第一個是核心零部件,我們有機器人的專用傳感器,包括力覺、觸覺等等。第二個就是核心軟件,核心軟件支持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支持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龐大的工作,爭取能夠把機器人構件建立起來,也不是小的機器人企業做的,希望大的軟件公司,希望能夠由他們牽頭來做,軟件公司光做操作系統,不一定能夠做好,還有機器人企業。還有包括一些仿真的和應用的軟件,還有機器人測試和安全可靠性評價。
王田苗:智能機器人是不是長期剛性需求的?
工業4.0是不是適合中國的智能制造?推動智能機器人技術與產業新發展,其核心技術突破口在哪兒?一切都要從效率出發,一個機器人如果低于勞力成本的3個人以年工資一定會考慮,建工業化4.0,定單是不是長期擁有?我對小批量、多品種的工藝是不是能夠非常快的調整?我們回過頭來看,還是從產業角度來講,產業和行業它是拉動一個產品和技術最本質的表現。目前來看,工業和新一代機器人,目前在中國,正在崛起,比如說3C,60%到70%的智能終端都是在中國,自然而然這個方面的技術都是需要的。
新松曲道奎
曲道奎:機器人技術可以+各種領域各種行業,同時顛覆這些領域
機器人已經跨越簡單的肢體范疇,現在在制造、醫療、健康、國防、服務等等各個領域里面,機器人滲透到我們生活生產、國防安全等各個領域,這個時候機器人成為一個平臺,剛才說技術是一個顛覆性,它的滲透率幾乎遍布我們人類社會各個領域。更關鍵的它的整個市場空間又有幾萬億美金的市場,1.7到4.6,幾萬億美金的市場,機器人平臺作用也展現出來了。互聯網里面大家都有一個新的概念,叫互聯網+,其實機器人+不次于互聯網+,機器人技術可以+各種領域各種行業,同時顛覆這些領域。
鄧奇:有些行業是智能制造的先行軍,包括3C、家電、食品飲料和衛浴打磨
智能制造其實可以從很多的方向,或者說行業講起,有些行業是智能制造的先行軍,或者說主力軍。機遇在3C行業存在哪些呢?我列了一些,首先就是在CNC上下料和打磨上面,然后就是檢測方面。家電行業跟3C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潛在市場食品飲料,它的機遇在柔性包裝生產線,食品安全衛生檢測,保鮮檢測等;接下來還有衛浴打磨行業。
錢東奇:人機融合發展的三個階段,從工具到管家再到伴侶
為什么講人機融合呢?工具這個概念是人機融合最基本的階段,什么叫工具? 《辭典》里面有:進行勞動時所用的器具。這個時候這個工具是要完成使命的一種延伸。它跨越了人在其他器具再去幫助他完成這項任務的時候,利用了這項技術最后達到了特定的目的,最后用戶買單。講完工具、下一個講管家,管家相對工具而言,他可以單一的為用戶完成多重任務。第三個階段就是伴侶階段,伴侶階段涵蓋的內容是我不但要聽你怎么做?甚至要理解用戶的喜怒哀樂。最后我們講其實家用機器人到了最后,技術足以支撐他最后走到伴侶階段。
童粱:未來協作機器人的三大技術,協作機器人、綠色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機器人
我們機器人發展的未來協作機器人,工業大數據對于我們在實踐工業制造當中的應用,以及人工智能在人工編程方面的應用。我們看一下這三大技術怎么實踐的?第一塊就是協作機器人。我們的制造業需要什么樣的自動化?當操作人員數量減少,機器人大量增加的時候,制造業人數為零的并非我們需要的,平衡投資額,員工總數,有一定柔性的這樣的自動化生產性,才是我們制自動化追求的目標。
綠色機器人近幾年才推出來,作為綠色機器人我們能夠做什么?對機器人進行一次體檢,通過數據分析以后,我們就提出一個更換的問題,我們不需要等設備在現場換,可以通過我們的節假日,通過我們在工作當中一些安排,能夠主動的去換。針對這樣的一個應用發那科推出來這樣的一個網絡連接的修復,并在邊界到云之間增加一個物,這個平臺我們叫FIELD System。
第三塊我講一下人工智能的定義,散堆取件,我們探索怎么實現散亂堆件。機器人的抓取,傳統的就是通過編程,但是編程的量非常大。我們想能不能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們的人工智能?通過機器人深入的學習,機器人常識截取這個物體的時候,可以對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圖片進行歸類,成功的歸為一類,不成功的歸為另外一類,通過大量的數據學習以后,引導能夠自主完成這樣編程的提高。
點評:機器人正成為工業自動化的剛性需求、智能制造的標配
從行業大咖的演講中,我們對于未來機器人技術發展得以管中窺豹。當前,中國制造業面臨下行壓力,工業自動化也身處人口紅利消失的大背景,機器換人之下,機器人的應用市場越來越大的同時,對于機器人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機器人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發既是政策紅利關注的焦點,也是相關研發廠商關注的突破點。而隨著互聯網+,包括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一代工業生產技術的普及,機器人+也正成為現實,機器人正成為工業自動化的剛性需求,或者說是智能制造的標配。在機器人集成應用不斷擴大的時代背景下,新的大規模應用市場正在形成,包括3C、家電、食品等等。為了適應新時代生產要求,機器人協作技術也在不斷走向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