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曾調研一些優秀的中小型制造企業,就企業轉型升級、工業4.0及智慧制造與其企業董事長及高管層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從中感受到中國中小型制造業在這個時代變革之時所感所思。
1.【企業甲】
產品:手術器械包(醫療器械及輔材);產值:10億;企業分布:珠三角及內地共有四個工廠;企業性質:民營企業。
調研總結如下:
◇典型的產品簡單、勞動密集加工型制造業,有嚴格的醫療衛生標準,產品上無過高的技術含量。
◇八十年代創始之初,有很快速增長,利潤也不錯。但由于市場競爭加劇,人員成本上升,市場空間和市場地位有所下降。因此十年前就開始內地建廠,以期降低成本壓力。
◇該企業董事長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在企業發展還很順利時,不顧眾人反對,毅然開發了一種延伸的新產品。此新產品系列既有產品的獨特性,又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現在該產品已獨立成立公司并取得極大的成功。
◇認定老產品仍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和潛力,并一致認為如果提高企業的自動化、信息化及智慧化,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企業在流水線化和自動化專機化方面已經盡力而為,由于行業狹窄并非每個點都有合適的自動化設備與之匹配,因此現在很多崗位仍需人工操作。
◇已使用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及進銷存已能較好的進行信息化管理。企業的工廠層,現場層還沒有實施相關的信息化管理。
◇部分產品國外仍指定要用人工方式制作,如改變做法,需客戶到廠審核確認,方能改變。
◇企業已充分感受到,人力成本上升壓力、市場競爭壓力、市場需求快速化復雜化的壓力、品牌的不進則退壓力、外界環境的迅速變化壓力,企業愿意投資予以變。
1 2 3 4 5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