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不僅有服務型機器人,還將有合肥制造的醫療、娛樂等特種機器人陪伴市民。記者從合肥市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啟動大會上獲悉,合肥正式出臺試點示范城市的實施方案,具體周期為2017~2019年,建設目標瞄準全國性產業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制造強市。
今后不僅有服務型機器人,還將有合肥制造的醫療、娛樂等特種機器人陪伴市民。記者8月1日從合肥市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啟動大會上獲悉,合肥正式出臺試點示范城市的實施方案,具體周期為2017~2019年,建設目標瞄準全國性產業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制造強市。
制定了25項重點任務
其中明確,將改造提升以家電、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為代表的三大傳統優勢產業;集聚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和一批未來產業。
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速要達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要到達56%,寬帶普及率則要達70%。為了達成試點城市的創建目標,合肥聚焦工業強基、服務融合、智能制造等八大工程,制定了25項重點任務,包括: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制度,實施工業云及工業大數據創新應用試點,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境外產業集聚區,推廣“工學一體”就業就學模式,制訂人才公寓需求計劃等。
打造合肥制造升級版
合肥市政府負責人會上透露:要以特色路徑打造合肥制造“升級版”。
高端制造方面,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世界級智能家電產業集群等制造業名片;打造汽車家電“整機-配套-集群”、電子信息“屏-芯-終端”、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機-電池-電控”、智能裝備“主機-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示范應用”等若干全產業鏈。智能制造上,實施技改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變革;同時,發展智能終端產品,加快智能家電、智能汽車、智能終端、高端醫療器械等“升級版”產品的研發面市。
綠色制造上,將推進循環化改造和生態化升級,發展土地集約利用、廢棄物交換利用、能量階梯利用、廢水循環利用等循環模式。此外,合肥還將專注精品制造、做強服務型制造。
將被改變的產業、產品
家電:發展娛樂、休閑類的高端大家電產品,壯大黑色家電產業規模;推動小家電產品向功能型、享受型、精品化、高端化發展,力爭在智能廚衛電器、空氣凈化、健康飲水、家用消毒等方面形成一批產品。
汽車:重點發展消防、環衛、醫療、應急救援、旅居等特種車輛;開發生產人車智能交互系統、智能化行車安全控制系統等汽車電子配套產品。
量子通信:啟動量子信息創新研究院建設,開展高速率量子通信光源、光量子交換機、量子密碼終端機等系列量子通信設備、核心器件及量子網控系統等關鍵技術攻關,探索可實用化的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建設量子科技全國性創新中心。
智能終端:發展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公共安全終端、量子通信、工業級智能硬件等高端智能終端,探索柔性化生產、個性化定制運營模式。
智能機器人:發展弧焊、真空(潔凈)、智能工業、人機協作和雙臂機器人;深化服務機器人研發,加快“可佳”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化;培育發展醫療、娛樂等特種機器人。
新能源汽車:開發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鼓勵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爭取在續駛里程上取得突破。
培育生產性服務業:研發設計、融資租賃、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外包等。
未來產業有:生物醫藥、應急、未來網等,其中合肥瞄準打造國內重要的生物產業集群,在緊急救援裝備制造、公共安全應急產品、應急醫療器械及藥品等領域形成先發優勢。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vgrofp1725c.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近日,浙江省經信廳公布2025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單,大華股份及旗下子公司的三款創新產品憑借扎實的技術實力與優異的市場表現成功入選,大華自主創新能力再獲認可。機器人,交通,智能,智能化,EMS,
智能機器人行業發展已被納入國家戰略框架,成為推動千行百業轉型升級的“利器”。華北工控聚焦智能機器人市場應用,采用瑞芯微RK3568處理器打造了工業整機BIS-6360ARA-B10,可以助力機器人輕松實現“視覺導航”和其他“AI”應用。LED,接口,電磁干擾,
本周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持續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智慧醫療建設如火如荼,華北工控聚焦高端醫療設備市場持續嵌入式計算機產品創新與應用,成功打造了嵌入式AI主板與整機方案,助力客戶實現醫療手術機器人開發與場景化應用落地。接口,集成控制,
本周,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持續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自動化,
這周,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持續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
本周(或近期),全球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持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
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跑出了“加速度”。華北工控躋身協作機器人賽道,打造了EMB-4148等嵌入式AI計算機,可以輕松解決機器人系統聯動控制與連續運作挑戰,助力協作機器人實現技術創新與多元化場景應用。制造業,接口,智能化,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合肥市經信委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環境,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強化擔當、奮發作為、突出重點,在推進“中國制造2025”戰略落地、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促進重點產業做大做強、倡導全社會節能、加大中小微企業支持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將機器人產業作為下階段支柱產業,將投入20億人民幣,打造機器人產業園,力爭三年內建成全中國一流的“機器人集成應用創新基地”。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合肥市工業發展的助推劑。《實施方案》明確,將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工程。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加快京東方10.5代線等項目建設。聚焦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終端、機器人、燃氣輪機、太陽能光伏、新型顯示、軟件等多個細分領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合肥市工業發展的助推劑。《實施方案》明確,將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工程。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加快京東方10.5代線等項目建設。聚焦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終端、機器人、燃氣輪機、太陽能光伏、新型顯示、軟件等多個細分領
近日,合肥市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合肥市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16-2020)》(簡稱《行動綱要》)。目前,合肥已啟動大數據關鍵項目的前期工作,近期將啟動市級大數據平臺建設。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市大數據及相關產業產值將超1000億元,大數據產業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
《電器設計制造大咖講座》是由上海檬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檸檬豆U領專家聯盟聯合主辦的,針對廣大電子研發、設計人員的系列培訓活動。活動旨在整合行業專家資源,增強中國中小微電子企業技術設計能力,從而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電器設計制造大咖講座系列之EMC方案設計及優化實戰培訓(合肥站)。
7月21日和23日,北京九思易、深圳賽遠和臺灣艾訊聯合在合肥和寧波舉辦了第23屆和24屆 “信息時代的工業控制系統和網絡通訊研討會”。
近年來,合肥工業機器人發展迅猛。各行各業的臟累差工作都被機器人包辦了,隨著機器人廣泛普及,合肥生產工人也從繁雜的工作中得到解放。
2020年12月03日,第四屆“中國制造2025”企業家國際論壇在浙江溫嶺順利舉辦。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總裁顧建黨先生榮膺“領軍人物獎”,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獲得“時代楷模企業獎”,菲尼克斯電氣智能工廠建設數字工業解決方案獲得“數字化解決方案獎”。
2020第四屆“中國制造2025”企業家國際論壇在浙江?溫嶺大酒店如期舉行。浩亭憑借一直以來為客戶提供可靠、高效、多樣化的標準產品及定制化解決方案榮獲“數字化解決方案”大獎。
在12月3日舉行的2020(第四屆)“中國制造2025”企業家國際論壇上,臺達獲頒“戰疫情?強盛中國制造業—時代楷模企業&領軍人物&數字化解決方案評選”兩項大獎。
工業4.0是德國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發展戰略,在這場被稱為“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各國政府爭相出臺新型工業化戰略,希望在新一輪全球制造業的競爭中搶得先機。中國制造2025,大學仕,ABB,
縱觀制造強國發展歷史,其背后均有全球領先的工控巨頭作為堅強的技術支持,而我國提出“中國制造 2025”的目的在于要改變制造業大而不強的現狀,國產工控品牌必須快速成長。華北工控,雙線驅動,中國制造2025,
隨著時代的發展,毋庸置疑,中國已經是制造大國。 “中國制造2025”提出:工廠自動化、無人化生產將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潮流趨勢。而我國也在逐步推進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許多大型企業已經開始跟隨時代浪潮,開啟智能制造之路。
泰豐智能榮獲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制造2025” 2018年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元件,
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環境趨勢導引下,智慧物流、智能裝備已成為當下行業新的發展風向標,AGV產品也在物流搬運設備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安徽宇鋒為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推出了AGV本體、車體等定制化產品。
7451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