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加速來臨,人工智能、共享經濟嵌入人們日常生活,知識付費迎來產業爆發期,自媒體行業洗牌在即,“直播+”開啟行業下半場,網聯登場規范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慈善進入監管元年。2017年,這些曾經的猜想,在發展中被一一印證,在網絡中、生活里次第綻放。
走進2018,我們寫下新問號:實體經濟與互聯網該如何相融;我們涌起新期待:互聯網如何振興縣域經濟,讓中國的郡縣騰飛。
隨著以網上購物、網絡游戲等等消費互聯網應用逐步走向成熟,許多中小企業主開始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實現自己企業的轉型升級問題。但是,除了開網店和開展網絡營銷以外,大部分中小企業主很少能真正得到互聯網的紅利,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企業無法把自己真正融入到互聯網中去,而只是把互聯網當作一種信息化應用工具。那么中小企業應該如何融入到互聯網中呢?
中小企業要真正實現互聯網化轉型,網庫集團董事長王海波認為必須做到以下三點:首先要從在線采購做起,而不是一上來就想著通過網絡銷售產品。只有通過在線采購才能獲得大量的網絡流量,降低采購成本;其次,利用網絡實現生產性服務的分享和獲取。很多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都無法得到很好的第三方服務,而互聯網可以通過分享經濟幫助企業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最后,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在線定制化銷售,特別是對優質產品的在線定制銷售,實現優質優價,而不是簡單地開個網店。
對于廣大中小企業而言,要想充分獲取互聯網紅利,就必須利用互聯網發展“供應鏈經濟”,通過互聯網進行在線低成本采購、在線生產性服務分享和在線定制批發銷售;而這必須通過一個特色單品進行突破才能實現網絡聚合效應,因為互聯網上要實現一個行業的聚合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一個單品領域才能聚合全國乃至全球的單品上下游企業,實現效益最大化,這就是網庫集團一直倡導的“單品經濟”。
以網庫集團在陜西省安塞縣主推中國蘋果產業網為例,主要模式是先立足安塞幫助全國的蘋果種植戶采購種苗、化肥及紙箱等生產資料,為全國蘋果企業提供土壤檢測、氣象服務及供應鏈金融等各項生產性服務,再為安塞蘋果進行優質優價銷售的基礎上幫助全國的蘋果進行分銷批發。通過中國蘋果產業網這一平臺,為安塞建設全國蘋果認證中心、蘋果大數據中心和蘋果金融結算中心,幫助安塞通過發展蘋果產業的優質優價和推動全國蘋果在安塞銷售實現“增量經濟”。
全國許多區縣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有的已經形成產業集群。借鑒安塞模式,全國各區縣都可以挑選自己的特色產業打造單品產業互聯網平臺,整合全國的產業資源。這樣可以使與該產業相關的稅收、就業和大數據資源都留在本地,避免傳統電子商務模式下的稅收流失。
地方政府發展產業互聯網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基于本地特色產業搭建全國性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并制定配套政策;二是引進第三方服務機構為本地中小企業應用產業互聯網提供服務,而不是簡單地引進電子商務企業;三是參與成立產業互聯網發展基金,扶持本地產業互聯網發展。
憧憬與嘗試,挑戰與創新,改變無處不在,隨時發生,唯一不變的是——答案總是比猜想更為精彩。(來源:楚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