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無人工廠又叫自動化工廠、全自動化工廠,是指全部生產活動由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生產第一線配有機器人而無需配備工人的工廠。而隨著工業4.0時代的日益迫近,關于無人工廠的預言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動感的舞曲音樂間雜著陣陣機械手擺動的金屬聲,第一財經記者走進11月初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置身于庫卡、ABB、安川等機器人企業搭建的展臺,就仿佛置身于明日世界的科幻電影場景。
這里是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下稱“工博會”)的現場,極具工業設計美學的機器人可以參與汽車組裝、幫助采摘果實、在餐廳送餐,甚至作為宇航員、礦工來完成惡劣環境下的操作任務。它們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本屆會場中最亮眼的主角。
在各路機器人酷炫外表的背后,他們所引領的全自動化的操作場景也日益清晰。在全球,制造業面臨變革: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不斷加深自動化的復雜程度,這對智能互聯的設備、靈活高效的自動化流程,以及價值鏈各環節的無縫協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人工操作中的精準度、重復度以及對復雜工序的適應度,正在面臨巨大的瓶頸。工業4.0俱樂部秘書長杜玉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智能機器人可能將在未來完全代替人類工作,高度數字化的無人工廠將成為主流。
所謂無人工廠又叫自動化工廠、全自動化工廠,是指全部生產活動由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生產第一線配有機器人而無需配備工人的工廠。而隨著工業4.0時代的日益迫近,關于無人工廠的預言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巨頭云集
試想在未來的食品加工工廠,從一整只雞開始,逐漸被機器分解,沒有任何的人工操作,就變成各類雞肉產品。或是一只螃蟹,完整的螃蟹在流水線上很快便被大卸八塊,分解之后甚至比人吃得還要干凈。
在“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部署下,新一輪科技升級與產業變革正推動工業領域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第一財經記者在工博會現場注意到,制造型企業紛紛尋求在生產設備自動化的基礎上打造高度柔性、高度數字化的智能生產系統,向產業價值鏈高端邁進。
ABB集團亞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顧純元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代表了中國制造業變革的方向。”事實上,全球的制造型企業正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變化。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開資料后發現,目前已經有一大批企業率先投入到智慧工廠的建設中,諸如西門子、博世、歐姆龍、施耐德、羅克韋爾自動化等國際企業,以及國內的美的、富士康、格力、華為等制造企業紛紛踏入智能化的轉型浪潮中。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數字化工廠集團總經理王海濱將自身這些年對于工博會的直觀感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前些年業界對于數字化企業更多還是停留在概念和遠景的層面,慢慢切換到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嵌入數字工業的解決方案,而到了今年,已經有一些數字化企業落地的案例開始出現。”
王海濱介紹到,過去一年間,西門子陸續與國內的航天科工、河鋼集團、寶武集團、金宇生物、凱賽生物、云南白藥、九牧等企業達成合作,為這些企業的數字化升級提供咨詢或解決方案,進而從數字化轉型中獲益。
而另一家工業巨頭ABB也同樣展示了打造未來智能工廠的野心。顧純元告訴第一財經記者:“ABB將通過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和定制化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全面實現自動化改造,并提供融合了物聯網、工業大數據和行業經驗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將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推向新的高度,攜手打造高效互聯的未來智能工廠。”
第一財經記者在工博會現場注意到,不論是生產機械手臂等本體的機器人企業還是提供系統工業解決方案的服務類企業,甚至是提供周邊材料供給、元器件供應的企業都在向第一財經記者強調工業生態的概念,而工業生態閉環的最佳呈現形式就是“無人工廠”。
機遇or隱憂?
脫胎于“工業4.0”概念的無人工廠,已在我國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包括青島海爾的無人化工廠以及中集車輛集團的“燈塔項目”,第一財經記者從這些企業了解到,這些項目都在推動這些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為發展注入新活力。
但是不容回避的一個焦點性問題卻開始凸顯,“無人工廠”時代的到來究竟意味著機遇還是隱憂?
“對企業尤其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勞動力不足和人工成本持續上漲所產生的疊加效應,成為困擾企業發展的瓶頸,而‘機器換人’、‘無人工廠’的出現,不僅能緩解技工短缺困境,應對勞動力成本過快上漲,而且能提高工作準確度和效率。”高通中國研究院軟件部門負責人張亮對這一觀點表示認同。
事實上,武漢大學發起的《中國企業—勞動力匹配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制造業員工工資在過去十年已經翻番,目前中國的人工成本是東南亞的4~5倍,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智能設備的研發和維修成本的降低,“無人工廠”顯然可以為企業帶來了長久的經濟效益。
“即使沒有勞動力成本的制約,讓機器逐步替代人也會成為趨勢。”原徠斯機器人高級經理屠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機器換人后,不但生產安全問題迎刃而解,同時機器人穩定性更高,產品質量更有保障,合格率將大大提高,創造更大的產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投資機構大量開始投資機器人企業其實也是看好未來制造業升級為無人工廠的趨勢,“人腦在不斷進化,但四肢的功能卻停留在原位,因此是時候考慮替代了”。
不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斯圖爾特·羅索等幾位智能機器人領域專家認為,“無人工廠”的大規模涌現,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就業形勢帶來沖擊,這考驗著政府的就業保障能力。
此外,倫理問題也成為了質疑無人工廠合理性的基礎。英國斯旺西大學副教授陳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機器是為了讓人類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人被替代掉,機器先進存在的意義也就喪失了。(本文來自第一財經,作者:王世峰;)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熱點頻現,多項重要會議、技術發布及產業政策動態集中呈現,共同勾勒出中國制造業數智化轉型與產業創新的蓬勃圖景。機器視覺,
2025年6月4日至6日,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覽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匯聚全球1200余家頂尖企業,聚焦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能源轉型等領域的最新技術與產品。機器人,
安川推出了工業機器人新機型GP215L與GP300,以強化的性能與智能化技術,助力企業高效生產,智造未來!自動化,
本周,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能源轉型及智能制造等領域迎來多項重要進展與熱點事件,展覽盛會、政策發布、技術突破與企業動態交織,共同繪制出產業蓬勃發展的畫卷。機器人,
6月4日上午,由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5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華南工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華南工博會,融合深圳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元素,匯聚全球工業創新資源。機器人,自動化,智能,機器視覺,
全球技術集團科德寶旗下的恩福(中國)于2025年5月29日舉行技術中心暨無錫新廠房開幕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是科德寶集團深化本土發展、賦能中國產業升級的關鍵舉措。無錫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瑋,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區長顧文浩,科德寶集團、NOK株式會社及恩福(中國)高管與合作伙伴
本周,全球工業及科技領域亮點紛呈,從前沿技術突破到行業政策發布,從市場數據變化到企業合作動態,共同描繪出一幅充滿活力的產業圖景。機器人,制造業,智能,機器視覺,
華北工控以嵌入式力量助推制造業智能化升級,聚焦需求旺盛的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市場,著力實現AI與邊緣計算的融合應用,新推出的EMB-3513主板搭載恩智浦i.MX93/91處理器,支持邊緣AI計算,接口豐富,可賦能AMR機器人的智能化控制與集群協作。
雙十一購物節臨近,消費者線上購物量激增。加上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末端物流場景中的無接觸配送需求高漲,國內無人配送車產業發展加快。順應發展大勢,華北工控加碼進行無人配送車專用計算機研發。系統,網絡,
華北工控已成功打造了X86架構和ARM架構,包括計算機板卡、工業平板電腦、嵌入式準系統、工業整機在內系統完善的產品鏈,可滿足人工智能、燈光控制、醫療、交通、工業自動化、電力、網絡安全等多行業領域客戶對嵌入式計算機產品的應用需求。工控機,智能照明,
我國生產了全球六成左右的粗鋼、水泥、電解鋁、甲醇等原材料,智能手機、計算機、電視、工業機器人等新產品產量位居全球首位。
華北工控是行業專用計算機產品提供商,多年行業耕耘,打造了X86架構和ARM架構包括嵌入式主板、嵌入式準系統、工業整機和工業平板電腦在內系統完善的產品鏈,可滿足多行業領域客戶對計算機硬件的應用需求。自動化,碼垛機器人,
華北工控是行業專用計算機產品提供商,多年行業耕耘,打造了X86架構和ARM架構包括嵌入式主板、嵌入式準系統、工業整機和工業平板電腦在內系統完善的產品鏈,可滿足多行業領域客戶對計算機硬件的應用需求。自動化,碼垛機器人,
作為行業專用嵌入式計算機產品提供商,華北工控面向醫療領域應用打造的一系列嵌入式計算機產品,便可以滿足各類醫療監護儀對計算機硬件專業可靠、高性能的技術訴求。主板,
針對以無人配送車為代表的自動駕駛技術應用,華北工控依托自身強大的研發平臺,采用英特爾、瑞芯微、恩智浦、海思、飛騰等平臺處理器,推出了一系列自動駕駛系統專用計算機,可高度集成于無人配送車的主控計算機系統中。物流,智能化,
華北工控作為行業專用嵌入式計算機產品提供商,為入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憑借自身強大的研發平臺,與英特爾、AMD、恩智浦、瑞芯微、飛騰等國內外知名芯片企業協同合作,成功打造了自動駕駛控制單元,智能車載控制系統專用主板、嵌入式準系統等計算機硬件。制造業,智能化,
在國際局勢波動不斷的大背景下,全球供應鏈重構愈發劇烈,中國制造企業正面臨深刻挑戰與重塑機遇。關稅壁壘推高成本,出口通道受限,制造企業亟需尋找更具韌性與效率的運營之道。在這樣的環境下,世界級制造(WCM)與工業4.0成為眾多企業破局突圍的重要抓手。物流,智能制造,EMS,
5月22日,全球領先的制造執行系統(MES)供應商凱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寶安區新湖路壹方商業中心舉行新辦公室喬遷儀式。新址的啟用標志著凱睿德制造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邁入全新階段,彰顯了其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持續投入。凱睿德制造創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親臨現場并致辭,與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
當今時代,工業4.0和系統互聯日益重要,現場接線對于滿足行業向數字化和自動化轉型的需求尤為關鍵。它是在復雜工業環境中實現高效管理、靈活應變和長期可靠的基礎。隨著模塊化設計的不斷普及,人們對于高標準、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顯了現場接線的重要性。
當今時代,工業4.0和系統互聯日益重要,現場接線對于滿足行業向數字化和自動化轉型的需求尤為關鍵。它是在復雜工業環境中實現高效管理、靈活應變和長期可靠的基礎。隨著模塊化設計的不斷普及,人們對于高標準、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顯了現場接線的重要性。
魏德米勒作為行業先鋒,在單對以太網發展中做了哪些積極努力和貢獻,以及魏德米勒為此開發的新型單對以太網連接器——為物聯網和工業4.0應用而生的理想工具。
10月18日,亞太工業領域盛會2023新加坡工業博覽會(ITAP)隆重開幕,新加坡作為輻射東南亞和海外其余地區的中樞,熾橙科技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打造數智引擎,驅動工業生產”的使命,以“賦能產業數字化最后一公里”為目標,助力傳統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從而邁入工業4.0的大門。
隨著工廠聯接設備的數量逐漸增加,工廠規模無論大小都須順應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工業4.0正在促使這一數字化的進程快速推進。時間就是金錢。在機柜建造中,安裝工作必須更快地完成,與此同時,聯接應可靠、安全且易于維護。魏德米勒創新的 SNAP IN 鼠籠式聯接技術,很好的滿足上述需求,并能夠易如反掌地完成安裝和維護工作
經過20余年的發展,海洲刀具已被認定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以及中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企業。在此過程中,希望ANCA能夠繼續研發和制造出更智能、更精準的刀具生產設備,助力刀具生產企業早日實現工業4.0。
工業機器人是“無人工廠”實現生產發展的主力軍,也是制造企業智能化升級的關鍵點。華北工控可面向工業機器人領域提供多樣化的計算機板卡方案。
2019華南國際智能制造、先進電子及激光技術博覽會將于10月10-12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數字孿生、動態連線、無人工廠、解決方案,展會現場看點實足! 大力為您提前為您揭密!
如果你關注制造業相關新聞,就會發現有一個詞在頻繁出現,它就是“無人工廠”。在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建設無人工廠。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無人工廠將成為一種新的生產模式,席卷所有生產企業。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全方位介紹一下無人工廠。
2018年3月9日消息,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董明珠今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格力電器已進軍智能設備制造業,目前已在全國8個基地基本實現“無人工廠”的工作狀況。
近期河北秦皇島某速凍水餃無人工廠自動化流水線上了央視財經,爆紅網絡。為什么無人工廠的口號很響亮,卻只有這里的智能制造爆紅了呢?
機器人的應用、無人工廠的出現無疑會使許多領域的傳統崗位消失,其中首當其沖的要數制造業,低技能工作將完全智能裝備化。
工業4.0是更先進的生產力,但問及工業4.0究竟有什么代表性的產品技術時,往往就懵懂不清了,很多人認為是通過使用各種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減少人的使用,最終實現“無人工廠”。
“機器人革命”開始,不少企業就已踏上工廠自動化的“不歸路”,無人工廠也似乎漸漸成為未來工廠的發展趨勢。但全自動化流水線卻零星地出現大型企業中,盡管政府大力推動機器人換人政策,不少企業領了國家發放的津貼,硬是把設備“晾”在生產車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