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工信部獲悉,2018年,我國繼續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年內遴選項目將超100個,大大高于2016年和2017年水平。此外,我國還將加大智能制造在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民爆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應用力度,推動智能制造政策進一步落地。
日前,從工信部獲悉,2018年,我國繼續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年內遴選項目將超100個,大大高于2016年和2017年水平。此外,我國還將加大智能制造在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民爆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應用力度,推動智能制造政策進一步落地。
業內普遍認為,一系列智能制造政策和相關推動措施的出臺,已產生了積極作用,正加速制造業的智能制造水平,這不但確保了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目標能夠順利實現,而且讓智能制造成為全新的產業機遇和經濟發展動能。
政策體系成型
根據工信部年度工作計劃,2018年,我國將繼續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為此,將新遴選100個試點示范項目,開展基礎共性和行業應用標準試驗驗證,制定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規范,同時加大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民爆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智能制造推廣力度。
根據《中國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我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有兩大時間節點和十項重要任務。在2025年前,我國將推進智能制造實施“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轉型的主攻方向,同時也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兩大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相關技術也得到突破,我國已具備發展智能制造的基礎;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國際制造業的潮流,其發展水平將直接決定我國制造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多數制造業企業表示,多項政策密集出臺,將對發展智能制造起到促進作用。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預測,未來我國智能制造產業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0%,到2020年產值有望超過3萬億元。另有多家券商研究認為,隨著智能制造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將得以實現,制造業水平將再上一個新臺階。
試點示范持續擴圍
作為推進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重要措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作從2015年啟動以來,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從2016年和2017年情況看,目前試點示范工作進展順利。2016年我國遴選了60多個項目,2017年遴選了97個項目。根據工信部計劃,2018年試點示范工作不但會持續推進,而且遴選項目將再度擴超。
業內預測,2018年的試點示范遴選,除了會繼續涵蓋上述重要的制造業領域,還有可能在有色、稀土、紡織、家電等傳統行業選擇相關項目;此外,5G、物聯網、車聯網、智能交通等新興領域的智能制造項目也會入選。
2017年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共有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新疆等25個省市區的97個試點項目入圍,涵蓋了石化、鋼鐵、航空、汽車、制藥、新能源等多個制造業領域。據了解,為推進智能制造產業政策落地,將加快上述項目部署,總結試點示范經驗并在各行業推廣,同時在此基礎上盡快形成后續政策和措施,進一步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從2017年入圍項目具體內容看,試點示范項目涵蓋了眾多制造業領域,不但包括石化、鋼鐵、有色、汽車、制藥等多個傳統制造業產業,而且涉及航天、航空、高端裝備制造、機器人、新能源等我國正在積極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試點示范工作還根據目前的行業趨勢和消費趨勢,遴選了多個具有融合發展特性的項目。例如,福建省的衛浴產品大規模個性化定制、西服生產數字化車間、櫥柜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項目,以及山東省的服裝網絡協同制造、高端紡織服裝個性化定制等項目。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未來工信部還將聯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在今后一個階段陸續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同時還將采取試點示范措施,面向重點行業的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培育一批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組織開展行業應用試點示范,力爭形成一批融合發展的行業優秀解決方案,并加以推廣。
激發增長新動能
隨著各項智能制造產業政策逐步落實,各界已達成共識,智能制造在未來制造業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將更加重要,除了帶動制造業的整體轉型升級,還將創造新一輪產業機遇。多家券商研究認為,智能制造是制造業升級的最優方向,而近年來我國智能制造行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在政策助力下,智能制造毫無疑問將是未來中長期最具增長潛力的產業領域,同時還將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新動能。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根據中國采招網的最新數據,我們更新了醫療信息化項目的統計數據,對今年1~5 月的項目情況進行了系統梳理,行業景氣度顯著提升、關注優質產品公司的邏輯持續得到驗證。統計范圍內13 家企業的項目總額同比增長53.7%,項目數量同比增長29.3%,千萬元以上的項目數量高達39 個,符合我們此前在行業深度報告中的相關推斷……
只要您有實際應用,我們就免費送!以單個項目申請,不限贈送數量。先到先得,贈完即止!
隨著蘋果正式宣布停止PowerVR的授權,表明自己研發GPU的野心的時候。三星也在近日宣布將自主研發手機GPU,同時把GPU項目立為集團重要戰略方向。
昨日,記者從天津空港經濟區管委會獲悉,空客A330項目在今年2月正式開工后,目前正在加緊廠房施工建設,今年第三季度將投入運營。屆時,首架在中國完成生產的空客A330飛機將交付使用。
本文介紹三個預計今年開建的廣東數控項目,包括廣州市智能配電設備綠色數字化生產基地項目、廣州雪鋒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建設項目和河源市年產汽車模具800套項目,
在6.1工業自動化展館,博世力士樂現場展示了一條工業4.0智能生產線的實際生產過程,和以互聯自動化為核心的工業4.0解決方案,并分享了博世力士樂如何針對中國制造商的實際需求,為客戶定制包括新線投資、舊線改造、互聯服務和工業4.0培訓的工業4.0交鑰匙解決方案。,博世力士樂與成都市政府簽署工業4.0技術中心項目合同,
為保護地下水儲量的安全穩定,陜西省將建立國家、省、市縣各級站網管理體系,建設1500個省級地下水監測站,以監控水位、水質,實現全省地下水監測自動化,覆蓋全省主要平原區和山間盆地、城區、工業區和水源地等重點區域,監測項目包含水位、水溫、水質、水量等,重點加大城市和地下水超采區站網數量,對供水水源地等區域
為了加快推進“兩化”(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向全市征集智能制造試點應用項目。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征集主要側重于智能制造試點應用項目,智能制造產品與技術不在申報范圍內。
DOP-300S采用雙核1.2GHz高性能處理器,運算能力較上一代提升50%;512M RAM/ROM,存儲能力提升4倍,輕松應對復雜控制邏輯與海量數據運算。臺達,自動化,智能制造,中達電通,
這周,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持續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
想象一下,在智能制造的澎湃浪潮中,企業正擁抱柔性生產、個性化定制和小批量多批次的新常態。然而,傳統成本管理卻像一艘老舊的船只,在變革的激流中顯露出觸目驚心的短板。分析,互聯網,
在全球制造業向效率驅動、質量驅動、綠色驅動轉型的關鍵期,數字孿生、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爆發式發展為工業自動化注入了顛覆性動能。制造企業如何通過技術與產品的迭代,突破升級瓶頸,實現全球價值鏈躍升?臺達,智能制造,
本周(或近期),全球工業科技領域亮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成為核心驅動力,政策利好、技術突破及市場合作持續推動產業高速發展。
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川電機)作為行業代表之一,始終致力于探索與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模式,以培養適應未來制造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應用,智能制造,
在全球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浪潮中,華北工控自主打造了系列嵌入式AI計算機在工廠現場落地,并滿足場景化定制的要求。比如X86架構工業平板電腦PPC-3317QL,完全可以承載終端MES交互功能。智能制造,
7月25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七屆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于廣州舉行。臺達憑借在經濟、環境與社會各面向的創新履責實踐,在年會發布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2024)”中名列第七,并連續六年獲頒“杰出責任企業”。自動化,電源,電力,智能制造,
工信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18年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貴州省人民政府網8月23日訊 貴州省第二批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工程近日公布,“遵義醫院門診大樓”等項目通過評審成為示范工程。 為了推進貴州省建筑節能工作,貴州省建設廳在公布了第一批建筑節能示范工程(小區)基礎上,組織專家對第二批建筑節能示范工程
工信部著力構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目前已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萬多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62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848戶,一批中小企業成為細分領域的“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是產業鏈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
據悉,今年,工信部啟動了第四批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工作,將繼續培育和發現一批典型標桿,引領帶動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完善中國服務型制造大會等交流推廣平臺,推進理論研討、理念傳播和應用深化。
6月29日,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我國地級市全面建成光網城市、千兆用戶數突破5000萬、5G移動電話用戶數超過4.2億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推動算力產業生態日漸完善,更好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
5月5日,工信部公示2022年新增14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雙跨平臺)清單,包括湖北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廣東美云智數科技有限公司(美擎工業互聯網平臺)、華潤數科控股有限公司(潤聯Reso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在內的14家平臺入選。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由運行監測協調局統計的2022年一季度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下稱“軟件業”)運行態勢平穩,軟件業務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利潤總額降幅收窄,軟件業務出口增速回落。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1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航天云網INDICS平臺、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等15家平臺入選,其中,卡奧斯COSMOPlat位居首位。
工信部舉行2021年汽車工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表示,全球主要芯片企業已經在逐漸加大汽車芯片生產供應,新建產能也將于今年下半年陸續釋放,預計2022年汽車芯片供應短缺情況將會逐漸緩解。
7445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