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江南大學舉行設計學院2018屆本科畢業設計“社會愿景”作品展(第二批)。圖為參觀者在觀看一款概念車的設計作品。還月亮/攝
2018年3月28日拍攝的江南大學2018屆畢業生春季大型招聘會現場。(資料圖)
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畢業季,畢業生們的工作找得怎么樣了?無錫最缺哪個專業的畢業生,什么學歷相對容易找工作?哪些行業接收應屆生最多?在2018屆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之際,記者對無錫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探析移動互聯網時代的“95后”大學生們的就業意愿和就業趨勢。
心態
女性壓力大于男性
上周,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樂業無錫”在太湖學院舉行,智聯招聘校園招聘事業部發布了一份畢業生就業數據。從畢業生對求職的認知來看,34.60%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很難,形勢非常嚴峻”,48.20%的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有難度,但還可以接受”,認同就業形勢有難度的總體比例為82.80%,同比2017年下降5%。這也說明經濟總體向好的趨勢改善了就業預期,同時受到人工智能、移動終端、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產業的帶動,以及加工制造、傳統零售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影響,勞動力市場的人才需求有所增加,從而導致部分高校畢業生的求職壓力同比有所降低。
從不同性別來看,女性應屆畢業生對就業壓力的感知要高于男性。調研結果顯示,82.76%的男性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有難度,而女性應屆畢業生的比例則為87.79%。同時,學歷水平也會對就業壓力產生影響,學歷水平越低,就業壓力越大。比如16.67%的博士應屆畢業生認為就業形勢很嚴峻,而大專應屆畢業生的比例為30.93%。
意愿
不再執著追求“金飯碗”
孫同學是江南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他大三時就開始實習,在招聘會上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在招聘高峰期,學校幾乎每天都有企業宣講招聘會,我去年11月拿到了一家外企的工作邀約。”他說,班上共有35位同學,大部分還是選擇就業,超一半已落實就業單位,定在長三角的互聯網企業比較多。
從就業意愿調查來看,今年無錫高校畢業生仍然以就業為主,占比超七成,同比上升。6.99%的應屆畢業生選擇慢就業,4.98%選擇國內繼續學習,4.78%選擇創業,2.63%選擇出國繼續學習。和2017的數據結果相比,選擇慢就業的畢業生比例降低,說明隨著大學生們求職的心態更加積極主動,選擇慢就業逃避現實的人群比例有所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市人才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無錫機關事業單位接收畢業生數占比不到1%,遠低于去年同期,畢業生已經不再執著追求傳統的“金飯碗”,而是更看重個人未來的發展。作為民營經濟活躍的工商名城,無錫的民營企業依然是巨大的“就業容納器”,接收畢業生數占48.63%,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這些民營企業中有不少就是來自于大學生創業園的創業項目。人社部門人士說,隨著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在無錫創業。今年1-5月份,在無錫創業的大學生就有1001人,他們中有不少在校期間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項目。
趨勢
越來越多畢業生留無錫
今年,各大城市掀起“搶人大戰”,亮出了送房、送戶口、送錢、送福利等“殺手锏”,新一屆畢業生們有何反應?前不久,智聯招聘對無錫36804名畢業生開展調查。從就業城市來看,無錫仍具有吸引力,60.9%畢業生選擇留在無錫,39.1%選擇到外地就業。從畢業生外流的情況來看,上海最受歡迎,占到了13.9%;其次是江蘇其他城市,占11.8%。另有1.9%、1.7%的畢業生分別選擇杭州和北京。江南大學的就業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3年間,本科生就業留錫的占比分別為28.24%、26.78%、25.76%,研究生留錫就業占比分別為26.36%、22.71%、25.59%。
無錫企業招聘的畢業生來自哪里?數據顯示,無錫最受南京畢業生喜愛,共有31.5%的畢業生選擇來錫就業。企業招聘的無錫本地畢業生占到了25.5%,僅次于南京。從省內鎮江、徐州、蘇州招聘的畢業生位居前列,省外主要是武漢、北京、西安、合肥、成都、重慶。大多外地來錫人才反映,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相對完善是大家對無錫的共同認可,而無錫的生活成本、生態環境等在長三角城市中頗具吸引力。
解析
高層次人才、技術人才最缺
記者從市人才服務中心了解到,在無錫接收畢業生的學歷分布中,今年一季度研究生及以上占總數的10.10%,其中有55位博士,遠高于去年同期的35人。雖然短短一個季度的變化不能完全說明人才流動的變化趨勢,但是高層次人才的聚集折射出無錫產業強市戰略帶來的成果。
無錫先導智能的人力資源主管解先生就深有體會。“隨著高層次人才的增加,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聚集到無錫”,解先生分析,一方面,在無錫工作的高層次人才會與同學校友交流,成為無錫招攬人才的“人肉廣告”;另一方面,與同樣高層次的人才一起工作,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質。除開了這些內因,無錫擁有較好的全產業鏈配套設施,可以提供更加良好的發展前景,這也是吸引高層次人才的一大原因。
同時,今年一季度大專生接收比例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大專生就業人數的增加也從側面說明,現在的企業越來越重視技術工人的培養,甚至部分企業相對于本科生,更偏好大專生。采訪中,不少企業人力資源主管坦言,他們需要可以從一線做起的員工,大專生擁有更好的動手實踐能力,在企業擴大再生產的情況下,注重實踐的大專生更受歡迎。
電子設備制造業用工量猛增
哪些行業接收應屆生最多?根據就業行業分布來看,今年互聯網行業接收畢業生最多,緊接著是金融行業,商務服務業、房地產建筑業,制造業、貿易租賃業也吸收了不少畢業生。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往年這個時候,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接收畢業生人數大約為300人左右,今年猛增到766人,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市人才服務中心徐婧分析,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一系列集成電路相關項目的落地:2017年8月2日,簽約引進無錫歷史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總投資100億美元的上海華虹無錫基地項目;2017年10月12日,簽約引進建設全國最大規模、總投資30億美元的天津中環集成電路用大硅片研發生產項目;2017年10月29日,SK海力士與無錫市政府簽約,將在無錫興建第二座晶圓廠,投資86億美元。其中光是華虹無錫項目一期就帶來了1500-2000人的人才缺口,去年項目簽約后,不少相關專業的在校生和畢業生已經開始關注華虹無錫項目的招聘動態。
另一個較為明顯的變化是,往年名列前茅的軟件業,今年甚至沒有進入畢業生接收人數的前20名,入職人數不到去年同期的10%,其中的變化也可以看出無錫產業重心的轉移。
舉措
大力實施“創業引領”工程
面對著一年又一年的“史上最難就業年”,近年來,人社部門把大學生就業創業作為重中之重。為了促進大學生這一重點群體就業,去年,市人社局制定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和高校畢業生崗位開發實施意見,每年開發不少于4萬個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不少于1500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同時,在本地高校普遍建立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指導站,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登記調查及服務活動,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指導、職業介紹、就業見習、技能培訓等就業服務。
市人社部門人士表示,目前正在主動適應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及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的發展,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發揮專業特長靈活就業。對畢業2年內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并按規定辦理就業失業登記、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最長不超過2年的社會保險補貼。為了催生更多新職業,創造更多新崗位,未來將大力實施“創業引領”工程,對科研項目單位開發崗位,聘用高校畢業生參與國家和地方政府科研項目研究的,其勞務性費用和有關社會保險費,按規定從項目經費中列支。(徐雨笛 小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