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咨詢機構Canalys報告:2019年全球云計算領域市場規模達到1071億美元,Top3分別為亞馬遜AWS(年營收346億美金)、微軟Azure(181億)、谷歌GCP(62億)。
阿里云以52億美金屈居全球第四,之前被阿里云趕超的GCP再一次昂首挺進前三。
此外,據Gartner2019年7月發布的報告指出,AWS在執行能力和前瞻性獲得最高分,連續九年位列領導者象限;Azure和GCP躋身領導者象限;阿里云和Oracle還在NichPlayers象限。
基礎設施層面,AWS在歐洲和美洲深耕重點區域、穩扎穩打,并將Region逐步擴展至歐洲及亞太國家;Azure覆蓋地域最為廣泛;GCP則是拿著一把好牌(全球廣域網+10萬公里海纜資源),享受著優質網絡及基礎設施所帶來的客戶體驗最佳紅利;阿里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中國為中心輻射的亞太區域,在歐美等區域處于相對劣勢。
產品(IaaS)層面:各家都屬于integratedIaaS+PaaS,全球Region產品體系基本一致,不同地域產品開放能力有差異。AWS產品涉及領域和場景最為完整;Azure和GCP在提供標準類產品外,更多產品還是圍繞自身軟件/開源等體系來擴展;阿里云官網上產品數量(不完全統計)高達170+種,說明阿里云在產品及技術創新領域活躍,但數量過多的產品也會帶來運營的風險和挑戰。整體上客戶對于GCP及AWS產品體驗反饋較好。
服務層面:各家對大客戶都會提供7*24小時服務,但在支持服務部分除阿里云外基本上都要求額外付費,同時在服務的觸點和渠道上,阿里云還是更為到位。從公開報道來看,國內阿里云服務口碑最佳,國際AWS由于其產品穩定、相應服務滿意度是最好的。
市場層面:頭部效應影響下,強者恒強的趨勢較為明顯,很多客戶表現出首選本地市場Top1云公司的強烈意愿;同時在云安全、MSP理念及實踐不斷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客戶愿意采用多云,也就是1+X,1家Top1和另外一家,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其他云巨頭切入并爭奪云市場份額的機會。
對于阿里云而言,在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和財務壓力時,短期內仍應以聚焦在亞太(中國及東南亞)市場,深耕國內,在基礎設施層面應考慮采用類似與第三方如運營商、機房供應商等合作運營模式來滿足業務需求的擴展,從戰略的角度更加重視引入更多上云優質合作伙伴,幫助阿里云客戶實現隨時隨地隨需上云;在IaaS產品層面應堅持"優化、打磨、提升產品體驗",以技術加持引領產品迭代,以更開放共贏的態度吸引更多的優質合作伙伴、創新更多的合作范式助力增強云生態系統,注意關注未來5G及邊緣計算應用場景相關產品或服務的及時推出;在服務方面應保持優勢,強化標準化流程和服務、持續提升客服效用比;在市場方面,鞏固國內份額,同時重點拓展"出海的中企、跨國企業落地"市場,以求獲得強勁的現金流支持未來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