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9-14
《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戰略任務之一,就是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品牌是質量的象征,是信譽的凝結,是經濟的名片。中國國制造業規模雖然已經躍居世界第一,但品牌之弱仍然是制約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隱憂和短板。
-
2015-09-07
8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降至50%的臨界點下方,并降至3年新低,凸顯新常態下我國制造業增長動力嚴重不足。明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經濟轉型升級還需要仰仗中國制造業充當開路先鋒,因而,提升中國制造業增長動力的大課題迫在眉睫。
-
2015-07-07
中國機床行業海外并購的高峰期集中在2002年——2006年。僅這5年,行業里的跨國并購案就達十起,至今十年過去,當“一帶一路”再次召喚中國制造業“走出去”時,機床行業的這些先行者們,其十年路途給中國制造業留下了什么印記?又有哪些可以充當即將出海遠航者們的航燈?
-
2015-07-01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1-5月生產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制系統2190.71萬臺,同比增長13.26%。
-
2015-07-01
在中國,50%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于汽車制造業,其中50%以上為焊接機器人;在發達國家,汽車工業機器人占機器人總保有量的53%以上。據統計,世界各大汽車制造廠,年產每萬輛汽車所擁有的機器人數量為10臺以上。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日臻完善,工業機器人必將對汽車制造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
2015-06-26
從美日機器人發展歷史看,全球機器人市場已進入平穩增長期。根據IFR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17.9萬臺,同比增長12.33%,行業總產值約為275億美元,創歷史高峰。汽車和電子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多的領域,合計占比高達59%。四大工業機器人巨頭占全球市場份額約50%,兩家日本公司壟斷機器人減速器70%以上的全球市場份額。
-
2015-06-26
此次會議上,互聯網+的頂層設計也獲審議通過。而此次會議上明確的11大領域,都是新產業模式的代表,如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務、高效物流、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能等。
-
2015-06-25
中國已經是制造大國。20世紀80年代再次興起的全球化進程,使得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不斷地蠶食歐美制造業的份額,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產出占比從2000年的7%上升到2012年的19.8%,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據英國《金融時報》制造業編輯彼得·馬什的統計,相對于新興市場國家的西方國家,制造業產出占全球份額自1990年開始就一直下滑,從76%降至2012年的54%。
-
2015-06-23
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其中消費已成為拉動增長和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中國制造不僅要瞄準國際標準和國際品牌,而且也要重視從內需中尋找機會,適應消費需求,挖掘市場潛力。
-
2015-06-23
機器人產業建設是2015年重要的行業發展,在機器人快速發展的今天,各行業走進機器人產業,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大趨勢。近期,國家安監總局提出三年機器換人計劃,強調機器人在高位崗位的應用。
-
2015-06-19
作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機器人產業近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但是我國機器人技術進展如何?業內稱,國內廠商的技術研發仍集中在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上。
-
2015-06-19
渣打銀行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制造業重鎮“珠三角”正在經歷轉型短痛,用工緊張仍在持續。報告判斷,這亦是中國轉向長期可持續增長模式的組成部分。
-
2015-06-18
隨著人力成本上升,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等正成為我國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的首選方案。但是令人失望的是我國機器人企業主要扎堆于中低端,核心技術比較缺乏。機器人產業到底該如何破局,走出低端?業內人士認為需從硬件、軟件、品牌三方面努力。
-
2015-06-17
日前工信部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計劃于11月底發布,同時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也將于11月在北京舉行。新松機器人公司總裁曲道奎稱:“中國機器人產業將有一個8至10年的發展窗口期,在傳統機器人轉型升級之時,國外的競爭優勢有可能消失,中國機器人產業如果抓住這個機遇,將有望彎道超車。”
-
2015-06-17
向“工業4.0”邁進,或實現“工業4.0”,并不是簡單的添置機器人設備,推進數字化、無人化工廠,提升信息系統水平。必須把它和企業的戰略定位、經營模式緊密結合起來,必須使其成為提升長期競爭優勢和企業價值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