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東部沿海的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核電站建設工地巨大圓柱形的核島、藍白色長方形的常規發電廠房已初具規模。來自工程設計建設方的最新消息顯示,我國率先采用美國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建造的首批4臺核電機組,雖受日本福島核事故等因素影響,工期有所延誤,但進度總體可控,首臺有望如期于2013年發電。與此同時,以自主化為目標的技術轉讓和設備國產化順利推進,數年內可實現批量化中國造CAP1000,并自主研發“升級版”CAP1400。
首堆建設延期但可保按期發電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14日在媒體座談會上表示,作為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的這2個核電站4臺機組,在2011年進入建設高峰期,雖然進度分別滯后于計劃6至12個月,“但總體可控在控,不存在顛覆性因素”。
“三門1號機組工期延誤6至8個月;海陽1號機組以前者為鑒,工期未受影響;三門2號和海陽2號機組主要由于設備制造的原因,工期延誤12個月。”王炳華分析影響工期的四大原因,一是美國西屋公司在施工過程中仍在變更設計圖紙;二是設備制造商第一次按照60年壽期的要求生產設備,比以往核電站40年壽期的要求更高,需要時間適應;三是現場施工和管理方需要時間適應不同于二代核電站的建造方式;四是受去年3月福島核事故影響,頭3個月放慢了施工速度。
“在保障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正在采用優化施工順序、加強設備監造等各種方式,盡量縮短工期延誤。”王炳華表示,有信心讓世界首堆即三門1號機組在2013年按期發電。
吸取福島核教訓完善安全設計
“壓力測試”,是國核技和美國西屋在福島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采取的安全評估措施。“把九級地震、15米海嘯、5米洪水持續浸泡等重要參數,輸入到AP1000的安全設計中,兩家公司形成的共同結論是:AP1000可以抵御類似福島這樣的超設計基準事件。”王炳華說。
美國西屋亞洲總裁杰克·艾倫向記者介紹,“評估表明,AP1000在事故后72小時內無需外部支援,可通過獨具的非能動系統將核電站逐步帶入穩定狀態,減少操縱員干預和對外部動力源的依賴。”他還介紹,升級版的“DCD19版”AP1000設計已在去年底獲得美國核管會批準,意味著西屋獲得在美國本土建造AP1000核電站的許可。
雖然AP1000凸顯了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安全優越性,但兩家公司均表示,吸取福島事故教訓,正在研究采取完善措施,增強核電站的“安全余度”。比如,72小時非人員干預期限過后,增加移動式柴油發電機和水泵的配置;建筑物在洪水持續不退的條件下增加水閉門設計等等。
在福島核事故后,我國政府出臺了核安全檢查、暫停審批新核電項目等“國四條”措施,放緩了核電發展速度。但王炳華認為,我國高效安全發展核電產業的目標未變,思路更為清晰,基礎工作更加扎實。“改進措施將使公眾更相信核電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他透露,目前國家核安全管理部門已完成并向上遞交核設施安全檢查報告、核安全規劃報告、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調整報告等三份報告,不久國務院將會召開專門會議評估審查這三份報告并對我國核電產業發展提出明確意見。
#page#
批量化中國造最終自主化
“所有技術轉讓文件及軟件接收完成80%,關鍵技術和軟件全部接收完畢,我國進入全面消化吸收和驗證階段。”負責引進AP1000技術的中方代表國核技公司介紹了自主化的最新進展。
據悉,自2006年開始的AP1000核電技術轉讓和4臺依托項目的建設是中美兩國最大的能源合作項目。我國自此確立了三代核電自主化“分三步走”的路線圖:第一步,外方為主,我方參與,建成依托項目4臺機組;第二步,我方為主,外方支持,形成國產AP1000標準設計,批量化建設內陸、沿海核電站;第三步,全面自主創新,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研發和CAP1700預研,建成一個示范工程。
王炳華介紹,目前國核技公司已完成國產AP1000的核島標準化設計,正協同中核、中廣核等核電公司開展應用推廣;“升級版”CAP1400的初步設計已于去年底完成,今年5月將接受國家重大專項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的審查。
設備國產化工作也順利推進。其中,首臺機組的“心臟”設備——主泵正在美國工廠做第二次耐久性試驗,與此同時,中國設備制造商哈電、沈股正在安裝相關臺架,未來將自主生產“孿生”主泵。王炳華表示,4臺在建機組的設備國產化率平均已達到55%,預計從第5臺機組開始可基本實現國產化。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rusj6oaq2gr.html
拷貝地址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日立與英國政府原計劃在英國的安格爾西島建造兩座核電站,2020年上半年開始運行。后來,該項目設計方案增加了安全措施,致使成本從2萬億日元猛增至3億日元。日立今年7月曾估算,如果最終退出該項目,損失最多可能高達2700億日元。
記者19日從中科院成都光電技術研究所獲悉,由陸地、水下等4臺應急機器人為一組的國內首套核電應急機器人已在該所研制成功,并于去年11月底交付大亞灣核電站。超強核輻射環境是人類的禁區,對普通的工程機器人同樣如此。
繼反應堆廠房數字化建設工作完成后,廣核研究院在近日又完成了大亞灣核電站常規島廠房的三維數字化建設工作,這標志著“核電站重大設備更換仿真平臺”的建設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華北工控,作為業內一線工控機品牌,以其雄厚的研發實力及極致的產品品質,為核電站環境輻射監測提供過嵌入式計算機硬件方面的解決方案。
日本“國際反應堆報廢研究開發機構”(IRID)和東芝公司30日向媒體展示了用來調查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內部的機器人。其外形酷似蝎子,頭部和尾部裝有攝像頭。熔化燃料的取出作業是反應堆報廢進程中的最大難題。該機器人將對安全殼內是否存在障礙物以及損傷狀況、溫度及輻射量等進行調查,從而為取出做好準備。
韓國核電站發現惡意軟件連接到控制系統。韓國核電站工作人員在例行巡視過程當中發現,一臺感染有惡意軟件的設備連接到控制核反應堆的空氣間隙系統。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惡意軟件在系統當中復制傳播,而且也沒有跡象表明該惡意軟件會對核反應堆系統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就核電站數字安全本身來說,核電站系統斷離互聯網,
位于法國費瑟南的SPIE核電站的分公司SPIE DEN采用Xerafy無源超高頻RFID標簽來自動化追蹤核電站工廠內得所有集裝箱。該項目選擇了Xerafy的拳頭產品Micro XII金屬標簽,這是一款讀寫距離長達10米的超高強度標簽,Micro XII被永久安裝在用來存儲和運輸原材料及設備的集裝箱上,項目已經于2014年第三季度部署完畢,這樣的應用
在位于新瀉縣的柏崎刈羽核電站舉行了一次機器人遠程操作訓練,以便在事故發生后可以在高放射線量的區域內完成作業。此次共有350余名東京電力公司的社員參加柏崎刈羽核電站的訓練。訓練時模擬地震震度超過6級,7個原子爐全部斷電的情形。
記者11日從中國核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上獲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三代核電技術CAP1400初步設計已通過國家能源局組織的專家組論證,示范工程計劃2014年在山東威海開工建造,2018年底并網發電。
據報道,浙江三門核電站的1號機組,作為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的全球首堆,昨日完成一里程碑式節點:鋼制安全殼頂封頭(CV頂封頭)。
2012年12月21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示范項目——華能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示范工程開工。隨后的12月27日江蘇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也低調開工。
“收購英國Horizon公司的事,目前我們還沒有收到正式通知,估計這幾天內才會有一個初步的結果。”10月29日,中廣核集團人士對記者說。
7月15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AP系列剪力釘國產化研究科技成果在浙江海鹽通過鑒定,填補了該項目的國內技術空白。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宣布,世界首批三代核電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核電站正在建設的4臺機組,其全部關鍵設備的研制攻關現已圓滿完成。
2011 年12月9日,環保部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送審稿)》。
為了應對諸多的能源和環境挑戰,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的增長無可避免。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