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浙江三門核電站的1號機組,作為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的全球首堆,昨日完成一里程碑式節點:鋼制安全殼頂封頭(CV頂封頭)。核電業內人士稱,頂封頭意味著該項目的核島主體結構基本完成。核島,是核電站的關鍵。
“這是AP1000機組投運前最重要的節點。后面剩下的節點還有屏蔽廠房建造就位、系統調試、首次裝料、并網發電、正式投入商運等。”上述人士透露。
有消息稱,三門1號機組將在2014年投入運營,這將使其成為全球第一臺投入運營的AP1000機組。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的發生,一些已經批準而被暫停的項目有4個,目前已經解凍;另外,保守估計,“十二五”末之前獲批新建的機組可能還有6臺,分別是三門3、4號機組,海陽3、4號機組,陸豐1、2號機組。上述六臺機組都將采用AP1000技術。
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事故后,中國核電新批機組一度被凍結了18個月,于去年年底解凍。
根據最新消息,中國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已降為:2020年已運行核電機組裝機容量為5800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3000萬千瓦。在準入門檻上,國務院的提法是:“新建核電機組必須符合三代安全標準”,“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電項目”。
為批量生產提供經驗AP1000是由美國西屋公司(Westinghouse)開發的先進非能動壓水堆(Advanced Passive PWR)技術,AP1000核電是中美能源合作的最大項目。AP1000為單堆布置兩環路機組,電功率為1250MW(1MW=1000KW),設計壽命60年,主要安全系統采用非能動設計,布置在安全殼內,安全殼為雙層結構。
此次的CV頂封頭,通俗說,就相當于給一個保溫瓶蓋上蓋子。不過,這個蓋子相當大,高約11.5米,直徑約40米,安裝附件后重約655噸。與二代壓水堆安全殼鋼穹頂相比,AP1000叫鋼制安全殼頂封頭。兩者形狀相近,厚度和功用卻各不相同。穹頂鋼厚6毫米,頂封頭厚約42毫米;穹頂上還要澆注混凝土,構成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鋼制安全殼則是獨立式的安全系統設備。AP1000與二代加壓水堆的最大區別便在于其安全系統上。發生緊急事故時,三代非能動機組不需要外部應急電源,而是靠重力、勢能(高位水箱)、自然循環和蒸發等這些自然的現象,驅動冷卻水冷卻反應堆和安全殼,把熱量帶出去,可保障72小時內無需人為干預。這一系統可避免福島核電機組因為應急電源被沖毀,而出現堆芯融化的事故。
核電業內人士稱,三門1號機組的建造具有重大意義,“作為首堆,其在將圖紙付諸實際過程中,會遭遇很多挑戰。采用模塊化施工,設備到現場吊裝時,可能會發現容器的尺寸在實際中有偏差,這就提供了反饋。那么首堆的意義就在于,其提供了豐富的工程經驗積累。這些工程反饋,對于之后的AP1000的批量化生產、建造,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目前中國在建的AP1000機組總共有四臺,分別是浙江三門的1、2號機組以及山東海陽的1、2號機組。對于后續的三門3、4號機組,海陽3、4號機組以及陸豐1、2號機組,上述知情人士稱,這些都將采用AP1000技術,“具體什么時候建,要看上述依托項目的進展以及國家的政策。”
“中國不斷向前推”
CV頂封頭之后,將為AP1000后續的反應堆冷卻系統(RCS)移交創造條件。值得關注的是,這一CV頂封頭的過程,還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直播,29日的吊裝場面直播歷時90分鐘。
中國對AP1000技術寄予厚望。2003年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中國核電發展問題作出指示:采用世界先進技術,統一技術路線,不敢再走錯一步,不能照顧各種關系。此后,溫家寶先后四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引進第三代先進核電技術和組建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等事項。2007年5月22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揭牌成立。
一位核電資深專家稱,相比同為第三代核電技術的臺山核電站EPR機組,“AP1000從技術上看比EPR更具革新性。”EPR的思路是進一步增加安全系統的冗余。冗余,簡而言之,就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多余的一個量,這個量是為了保障儀器、設備或某項工作在非正常情況下也能正常運轉。
而AP1000在革新安全系統后,則采用了做減法的法則。根據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資料,簡化非能動設計,大幅度減少了安全系統的設備和部件,與正在運行的電站設備相比,閥門、泵、安全級管道、電纜、抗震廠房容積分別減少了約50%、35%、80%、70%和45%。同時,采用標準化設計,便于采購、運行、維護,提高經濟性。
中國在AP1000領域的進展也在影響著國際核電市場的走勢。在中國建造4臺AP1000機組后,2012年2月,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RC)宣布批準美國南方電力公司的Vogtle 3號和4號,兩臺AP1000核電機組的建造和運行聯合許可證(COL)。美國在核電領域一向謹慎,這次批準意味美國將重啟核電。自1979年三哩島核電事故之后,美國已有34年沒有新批任何核電機組。n>據參與AP1000建設的相關人士稱,事實上,西屋公司也已經很久沒有做過這么大的系統了,因此,“很多時候都是中國走在前頭,不斷地向前推。”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旗下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又稱728院)院長鄭明光此前曾表示,“AP1000在三門是全球首堆,在過程中還是碰到了相當多的挑戰和困難,院里積極支持美國西屋公司開展這方面的工作。無論從設計,還是反饋、改進提高AP1000的設計在工程中的適應性方面,728院都做出了貢獻。”
事實上,中國引入AP1000不僅僅是為了國內市場,還有走向海外的考慮。CAP1400是中國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AP1000基礎上,通過再創新開發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產品。自主知識產權意味著其將不會面臨出口方面的限制。
CAP1400是中國《國家科學和技術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目前,山東威海市榮成石島灣示范電站初步可行性研究文件已通過評審,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成。根據工作計劃,2013年1月份發布開工令,2013年4月30日澆灌第一罐混凝土(FCD),2017年投入運行。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rusj6oaqp3e.html
拷貝地址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日立與英國政府原計劃在英國的安格爾西島建造兩座核電站,2020年上半年開始運行。后來,該項目設計方案增加了安全措施,致使成本從2萬億日元猛增至3億日元。日立今年7月曾估算,如果最終退出該項目,損失最多可能高達2700億日元。
記者19日從中科院成都光電技術研究所獲悉,由陸地、水下等4臺應急機器人為一組的國內首套核電應急機器人已在該所研制成功,并于去年11月底交付大亞灣核電站。超強核輻射環境是人類的禁區,對普通的工程機器人同樣如此。
繼反應堆廠房數字化建設工作完成后,廣核研究院在近日又完成了大亞灣核電站常規島廠房的三維數字化建設工作,這標志著“核電站重大設備更換仿真平臺”的建設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華北工控,作為業內一線工控機品牌,以其雄厚的研發實力及極致的產品品質,為核電站環境輻射監測提供過嵌入式計算機硬件方面的解決方案。
日本“國際反應堆報廢研究開發機構”(IRID)和東芝公司30日向媒體展示了用來調查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內部的機器人。其外形酷似蝎子,頭部和尾部裝有攝像頭。熔化燃料的取出作業是反應堆報廢進程中的最大難題。該機器人將對安全殼內是否存在障礙物以及損傷狀況、溫度及輻射量等進行調查,從而為取出做好準備。
韓國核電站發現惡意軟件連接到控制系統。韓國核電站工作人員在例行巡視過程當中發現,一臺感染有惡意軟件的設備連接到控制核反應堆的空氣間隙系統。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惡意軟件在系統當中復制傳播,而且也沒有跡象表明該惡意軟件會對核反應堆系統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就核電站數字安全本身來說,核電站系統斷離互聯網,
位于法國費瑟南的SPIE核電站的分公司SPIE DEN采用Xerafy無源超高頻RFID標簽來自動化追蹤核電站工廠內得所有集裝箱。該項目選擇了Xerafy的拳頭產品Micro XII金屬標簽,這是一款讀寫距離長達10米的超高強度標簽,Micro XII被永久安裝在用來存儲和運輸原材料及設備的集裝箱上,項目已經于2014年第三季度部署完畢,這樣的應用
在位于新瀉縣的柏崎刈羽核電站舉行了一次機器人遠程操作訓練,以便在事故發生后可以在高放射線量的區域內完成作業。此次共有350余名東京電力公司的社員參加柏崎刈羽核電站的訓練。訓練時模擬地震震度超過6級,7個原子爐全部斷電的情形。
記者11日從中國核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上獲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三代核電技術CAP1400初步設計已通過國家能源局組織的專家組論證,示范工程計劃2014年在山東威海開工建造,2018年底并網發電。
2012年12月21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示范項目——華能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示范工程開工。隨后的12月27日江蘇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也低調開工。
“收購英國Horizon公司的事,目前我們還沒有收到正式通知,估計這幾天內才會有一個初步的結果。”10月29日,中廣核集團人士對記者說。
7月15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AP系列剪力釘國產化研究科技成果在浙江海鹽通過鑒定,填補了該項目的國內技術空白。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宣布,世界首批三代核電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核電站正在建設的4臺機組,其全部關鍵設備的研制攻關現已圓滿完成。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14日在媒體座談會上表示,作為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的這2個核電站4臺機組,在2011年進入建設高峰期。
2011 年12月9日,環保部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送審稿)》。
為了應對諸多的能源和環境挑戰,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的增長無可避免。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