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第一批救援人員攜帶廢墟可變形搜救機器人,隨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到達蘆山縣待命。
據了解,廢墟可變形搜救機器人、機器人化生命探測儀是兩款陸上機器人,可進入廢墟內部探測是否有被埋者以及被埋者所處的具體位置;旋翼無人機是一種空中自主飛行機器人,可進行大范圍宏觀災情信息調查并將災區圖像即時傳送給救援部門。隨著救援工作的深入展開,這3款機器人將在協助搜救人員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說起這批地震救援機器人十分有來歷。早在2010年7月,上述幾款機器人在北京進行了聯調集成實驗,已經研制成功。據了解,這次實驗非常成功,也標志著我國地震搜救機器人系統已進入到示范應用階段,有望在“十二五”期間作為地震應急搜救裝備投入實際使用。
記者了解到,該救援機器人由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上海大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京)、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6家單位聯合負責。
空中“電子眼”有望率先應用名稱:小飛機機器人技能:傳回實時圖像
在這幾款地震救援機器人中,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牽頭研發的小飛機機器人是唯一一款可以在天上飛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