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就進行配電自動化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近四十年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基于自動化開關設備相互配合的饋線自動化系統(FA)、配電自動化系統(DAS)、配電管理系統(DMS)。這三個階段的配電自動化系統目前在國外依然同時存在。其中日本、韓國側重全面的饋線自動化;而歐美的配電自動化更加側重于建設功能強大的DMS系統。國外配電自動化的建設非常注重實用性和經濟效益,并不是并且不盲目追求設備的豪華、功能的齊全和指標的先進,而是根據地區和負荷的差異,選擇不同檔次和配置的配電自動化技術分階段逐步實施。
國內配電自動化發展情況
2009年以來,在國家電網的大力推動下,配電自動化進行了第一批(4個城市)、第二批(19個城市)的試點(建設主站系統和配電終端),后續又有20多個城市啟動試點,目前已經招標的項目超過50個。預計“十二五”末,國內會有200多個城市開始配電自動化(DAS、DMS),另外,還有相當部分地區會因地制宜,進行就地饋線自動化。
國家電網關于配電自動化的實施計劃
實施配電自動化應遵循“標準先行、統一規劃、優化設計、信息共享、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的總體原則。在系統設計上應“以覆蓋全部配網設備為基本考慮、以信息資源綜合利用為重要手段、以配網調度/生產指揮為應用主體、以提高配網管理水平為主要目的”。在開展配電自動化工作和選擇系統模式時應該考慮以下因素:基于配電網當前設備和網架現狀以及未來的建設需求,循序漸進地分階段規劃實施配電自動化系統;根據供電可靠性的實際需求以及網架運行經濟性的要求,配置不同層次的配電自動化模式;根據各地配電系統所在地經濟發展及和負荷差異的現狀,靈活配置配電自動化系統方案;應充分利用原有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設備資源,原則上應該繼承使用或經適當改造后使用。接下來兩個階段的工作和目標是:
2011年~2015年,示范完善階段。
主要工作:結合配電自動化示范工程的開展,重點進行可靠數據平臺、高可靠性故障處理、單相接地定位理論和實驗研究及產品的研制,研究數據接口標準化和符合IEC61968的企業服務總線技術的相關應用等,大力推廣成熟技術,重點突破關鍵技術,開展管理機制的適應性研究,編寫運行維護規程。
預期目標:基本實現各種模式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功能實用化,并在實際應用中運行穩定,切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基于IEC61968標準實現配電自動化與其他信息和管理系統的接口規范化和應用的實用化;單相接地定位技術達到成熟使用程度;初步形成配電自動化運行維護規程體系;配電自動化技術具備大面積推廣條件。
2016年~2020年,逐步推廣階段。
主要工作:重點開展配電自動化和智能配電各項相關技術的完善,積極推進實用化,并在國網公司系統全面推廣應用。
預期目標:全面實現配電自動化和智能配電技術實用化并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