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行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元,市場前景尤為廣闊。開年一個月,自動化行業發生了眾多“大事”,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國務院發布知識產戰略 助推軟件國產化
1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轉發知識產權局等單位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了下一階段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行動措施。
《行動計劃》還特別提出要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鞏固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軟件正版化
工信部強調 智能制造是兩化融合主攻方向
1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15年兩化融合發展十大趨勢”。
在2015年兩化融合十大趨勢中,智能制造居于首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熱度高企,航空航天、飛機制造、汽車制造、電子制造等行業紛紛涉足智能制造。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也指出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并將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這必將加速智能制造在工業行業領域的應用推廣。預計2015年地方將密集出臺一批相關配套方案,全國將掀起智能制造模式、推廣智能制造應用的熱潮。
中國軍團“攻占” CES中國制造不容小覷
1月6日,來自全球的科技愛好者們為CES而奔赴賭城拉斯維加斯,并帶來他們了他們自己的新產品,其中包括中國軍團。
在2015年CES上,華為、聯想、海信、中興,一眾走出國門的國產品牌正在向全球展示自己。中國企業對CES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希望在CES這個全球消費者電子大會上提升自己的形象。據悉,本屆CES超過25%的參展商為中國品牌。
1月6日下午,省長朱小丹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調研,研究推進我省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
目前,廣東省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區已初步形成從研發生產到工業應用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以廣州為例,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產值規模超百億,廣州數控連續14年產銷量位居全國行業首位。在廣州數控,朱小丹考察了其數控系統、工業機器人、全電動注塑機等產品展示和搬運機器人、焊接機器人、碼垛機器人、并聯機器人的裝配車間、應用示范生產線和產品測試實驗室。
鐵路“十三五”規劃完成 軌道交通成大戲
國家鐵路局已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基本思路,并提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2015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收尾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年,軌道交通建設將成為今年的大戲。
到2015年底,原先規劃建設的高鐵干線基本都將完工運營,未來如何開辟新的高鐵戰線,儲備新的鐵路項目,以及在新形勢下加快鐵路運價改革、運輸組織改革、融資體制改革將是“十三五”規劃的題中應有之意。
警方查獲PLC山寨帝國 業內關注市場秩序
月7日,廣州市公安局通報,廣州天河警方出動200余名警力,與北京、上海、重慶、四川、福建、山東等六省市警方密切協作,聯合開展假冒注冊商標案集群戰役收網行動,打掉制假售假團伙7個,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7處,抓獲犯罪嫌疑人70名。
山寨制造工廠主要贏利模式就是薄利多銷,他們無法在技術、品質、安全等各方面給予保障。這樣的產品在市場上流通,然后被應用到各個生產領域當中,對工業業生產運行、國家經濟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將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中國版工業4.0規劃初稿完成 或今年上半年出臺
中國版工業4.0規劃--《中國制造業發展綱要(2015~2025)》初稿已完成,重點實施領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與生物制造產業、高端裝備[1.26%]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該規劃或將于今年上半年出臺。
規劃初稿分五部分,近40頁。其中總體目標為規劃完成時,中國基本實現工業化;進入制造強國行列,打造中國制造升級版。規劃重點實施領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與生物制造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
首發核安全政策聲明 提升核工業競爭力
1月14日,國家核安全局、國家能源局和國防科工局聯合發布了《核安全文化政策聲明》,這是我國首次發布與核安全相關的政策聲明。
聲明的發布對推動全行業核電安全文化的培育與發展有重要的意義。聲明指出,中國奉行“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其內涵核心為“四個并重”,即“發展和安全并重、權利和義務并重、自主和協作并重、治標和治本并重”,它是現階段中國倡導的核安全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國際社會和中國核安全發展經驗的總結。
智能終端安全產業聯盟成立 促成產業標準化
1月18日,中國首個智能終端安全產業聯盟在上海成立。該聯盟服務于聯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完整的智能終端安全產業鏈,共同推進安全產業創新。
作為移動互聯主要載體入口的智能終端,雖然不少生產廠商都推出各自的安全軟件,但缺乏統一的安全規范標準,技術和產業應用也難以規模化。在此背景下成立的中國智能終端安全產業聯盟,涵蓋產業鏈、產學研用、社會化服務機構。聯盟成立后,將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標準規范建議等產業推進工作。
東莞推出“東莞制造2025” 響應工業4.0
1月22日,中共東莞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召開,市長袁寶成分析了2014年經濟運行情況,提出了2015年經濟工作目標,生產總值預期增長8%左右。
為對接“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東莞率先以“東莞制造2025”為主題,表達將東莞制造推向更高層次的決心。東莞將抓好機器人產業發展,依托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加快引進培育一批機器人龍頭企業。同時,要通過融資租賃等方式,支持企業“機器換人”、應用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加快注塑機節能改造等,加快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數字經濟時代,智能物聯網(AloT)行業發展邁入了蓬勃上升期,政府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推動著更多創新AloT產品和服務的出現。主板,智能家居,智能化,
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典型商用顯示產品市場規模達到近730億美元。其中,中國典型商用顯示產品(包含商用TV、數字標牌、交互平板、拼接屏、小間距LED屏、投影儀)市場規模達到1,410億元,技術展,顯示器,機場,交流,
直線馬達讓夏天不只有溫度。三伏天的時候,喝上一杯涼涼的奶茶是非常滿足的。近日小編對奶茶是迷得不要不要的, “中杯紅茶瑪奇朵加燕麥5分糖”是小編每次去一點點說的話。/O系統,市場規模,
2018年我國電子信息行業年度出口總金額為62602億元,進口金額為42719億元,國內市場規模149144億元,同比下滑10.5%。
截止到了2017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已達到1900億美元,同比增長9.13%。隨著全球市場對傳感器的需求量不斷增長,傳感器市場規模仍將延續增長勢頭,預計2018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
2017年,工業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甚至達到了5608項。我國連續五年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最多的國家,但70%以上市場份額被外資機器人占據。在國內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背景下,2017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卻比上一年縮水5.9%。
目前,全球掀起服務機器人研發熱潮,主要是因為相比日趨成熟的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市場空間更為廣闊。據預計,到2021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850億美元。
相關數據估計,2017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份額三分之一
隨著全球疫情回歸常態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自動化行業也迎來了新的周期,但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在競爭激烈的工業市場上保持穩健前行并非易事,而魏德米勒卻表現出了極強的韌性。端子,智能化,
今年,萬可集團借助整體經濟增長以及電氣工程和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勢頭,在11月初,銷售額突破10億歐元。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又是一輪春夏秋冬。我們依依告別了汗水澆灌、成果豐碩的2020年,滿懷希望迎來了朝氣蓬勃、令人憧憬的2021年。值此新年來臨之際,我們祝所有自動化人:事業欣欣向榮、牛運亨通;祝自動化行業蓬勃發展!
作為倍福突破性創新技術的代表,XTS 磁懸浮輸送系統及 XPlanar 平面磁懸浮輸送系統在推出伊始就收到了自動化行業的廣泛關注。在本期的倍福 MINI 講堂里,倍福 Motion 產品經理蔡敏科將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帶您近距離了解倍福的磁懸浮輸送系統。
藍普鋒公司舉辦2020媒體交流會,活動通過遠程會議方式召開。自動化行業主流媒體的知名記者應邀參加會議,就PLC產業發展、國產PLC品牌建設、工業互聯網、危機應對等話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
貝加萊,作為先進自動化技術的領導者以及產業應用方案的踐行者。肖維榮博士,作為貝加萊大中華區的領導者和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的親歷者,憑借耕耘25年機械自動化領域的實踐,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里,非常愿意與業界朋友們一起分享他對整個產業發展脈絡梳理、企業競爭力塑造、人才培養等話題展開交流。
不少人即將返回工作崗位,疫情之下,返程途中如何做好防護?上班以后要注意什么...... 自動化行業復工防疫指南來了!請仔細閱讀
工業控制自動化行業的發展是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2018年中國工控市場規模達到1797億元,同比增長8.5%,預計未來三年年均增速12%,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