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維碼微平臺 大視野

          • 工控頭條

            CA800二維碼工控頭條App

          當前位置:自動化網>自動化新聞>產業分析>從三次工業革命看中國制造強國的歷史抉擇

          從三次工業革命看中國制造強國的歷史抉擇

          發布時間:2015-04-22 來源:光明日報 類型:產業分析 人瀏覽
          關鍵字:

          制造強國 工業革命

          導  讀:

          自工業革命以來,特別是近半個世紀,發達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通過所謂的“再工業化”不斷占領制造產業發展制高點,主導世界產業發展大勢。中國要成為產業革命的贏家,要成為先進發達的世界強國、世界大國,重要的前提是要成為世界制造強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這是中國政府在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全球制造業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大背景下所做出的重大歷史抉擇,在中國制造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從三次工業革命看中國制造強國的歷史抉擇

           

          三次工業革命的啟示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發生了三次由科學技術引領的工業革命,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使人類福利水平得到飛躍,人類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源起于英國,發生在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4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為標志,它以機器取代了人力,以大規模的工廠化勞動取代了個體工場的手工勞動,史無前例地解放了人類的生產力,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同時也改變了社會的生產關系。憑借這次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一些開始工業化的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搶占原材料市場,傾銷其工業品,走上資本主義強國的道路。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以電流磁效應、電磁感應以及直流發電機的發明為先導,歐洲爆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伴隨著科學技術一系列的重大突破,電燈、電車、電鉆、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問世,汽車、適用于火車和船舶等重型運輸工具的柴油機、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以及新興通訊手段和化學工業等也迅速發展起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出行和通訊不便的問題,人類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這次工業革命幾乎在西方幾個發達國家同時進行,其規模更大,范圍更廣,發展更迅速,極大提升了人類福祉。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今,人類社會發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次革命的重要標志是電子計算機的面世、生物工程的發明、空間技術的應用等,涉及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與前兩次工業革命不同,這次革命的許多重大成果并沒有直接作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而是將人類社會帶向以往觸不可及的更高境界,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也深刻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由人受物支配的必然王國向人支配物的自由王國逐步轉變。

          三次工業革命在源起的時間、地域、標志性事件均有差別,但有一個特征則是共同的,即都是通過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顛覆性變革實現人類勞動的解放,進而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推動人類社會的巨大變革,使人類社會向更高層次邁進。而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變革,本質上也就是制造技術、制造產品的拓荒性、革命性進步。三次工業革命顯示,誰在科技、制造革命中占領了先機,誰就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兩百多年來,憑借工業革命崛起的歐美等發達國家,一直就沒有停歇于制造業的發展。如2009年4月英國推出了《建設英國未來》,2009年12月美國推出了《重整美國制造業》等。更突出的是,在制造業基礎材料、生產工藝和核心技術等方面一直處于世界前端的老牌制造強國德國,于2013年推出了《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德國工業4.0),旨在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物理系統等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達到制造業全過程的智能化,實現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制造技術的突破、制造領域的革命,是通向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是三次工業革命給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最根本的啟示。

          1 2 下頁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tmu6r3rv7p5.html

          拷貝地址

          上一篇:“一帶一路”助特高壓出海 裝備制造迎黃金期

          下一篇:臺灣制造業再提速 2015年產值將增2.17%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新聞
          制造強國 工業革命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制造強國建設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加快我國制造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周少清指出,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結構和供給側方面。

          • 從戰略高度上重視工業設計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工業設計這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已經開始發揮重要的作用,并理應受到重視

          • 互聯網+工業研究中心應新舊動能轉換而生

            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關鍵歷史時期,準確把握兩化融合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持續深入推進兩化融合發展,對于搶抓數字經濟發展先機,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意義重大。

          • 別再沾沾自喜了!中國制造不像我們想象那么強大

            “中國制造”不像我們想象那么強大,西方工業也沒有衰退到依賴中國。我們的制造業還沒有升級,但制造業者卻已開始撤離。在向服務業轉型的口號聲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按捺不住,站出來說了真話。在全球制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還處于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制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

          • 中國硬裝備與制造強國差距多少

            在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日本工業價值鏈建設中,制造強國都沒有明顯提及關于硬裝備的建設,這是德美日的工業體系所“不考慮”的內容。

          • 創新才能成就制造強國

            當今世界,制造業分工格局與發展方式正在發生變革,比較優勢的動態調整加速了全球制造業的變局,外部經濟形勢的變化讓我們必須正視問題、補齊短板,能否抓住新時期的新機遇成為制造強國。

          • 中國制造能走向世界頂端嗎?

            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是其中一種實現中國制造能走向世界頂端的方法。

          • 工信部談制造強國建設第一個10年任務:盯住“四基” 夯實根基

            制造業正是振興實體經濟的主戰場。“工業基礎能力直接決定著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是制造業綜合實力和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工業強基戰略推進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制造強國建設第一個10年的核心任務,就是要夯實基礎、縮小差距,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增強產品競爭

          • 全球新增18家燈塔工廠 6家在中國

            全球燈塔網絡設立于2017年,目前共有44家燈塔工廠。這44家“燈塔工廠”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跑者。

          • 為什么1000萬條搜索結果卻回答不了一家工廠老板的“智能制造”疑問?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大潮的來襲,哪個工業企業要是不談智能制造,好像就已經落后于時代了。然而,講了這么多年的概念,智能制造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 工業互聯網下的設備監測與數據使用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而在與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疊加融合后,應運而生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則引起了更為廣泛關注。

          • 國內現工業機器人崗位荒

            “機器人革命”被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為搶占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國際制高點,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將為我國機器人產業提供更好的發展機遇,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突破新型材料、新型感知、智能控制等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新一代工

          • 傳統制造怎樣才能跟上智能制造步伐 | 2018 高交會IT展

            歷次工業革命都促進了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有人說現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就是現代的工業革命,中國制造正在加速邁進智能化。智能制造,已是中國制造業不變的主旋律。

          • 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與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徹底顛覆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方式,大大改變人們的知識技術創新方式,為人類帶來全方位的智能生活。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由幾大工業強國共同發起,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球。

          • 第四次工業革命必備7大技術

            第四次工業革命內涵甚廣,涉及數字、物理、生物等領域,產物包括人工智能、物流網、無人駕駛汽車、增強現實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基因編輯技術等生物技術,以及納米技術。目前,我們仍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這意味著只要我們保證其可持續發展,一切都不會太遲。

          • 工業4.0:體驗至上的新經濟

            工業4.0:體驗至上的新經濟,四次工業革命的差異可以體現在它們的產品結構、能源動力以及組織結構上。

          猜您喜歡

          更多精彩信息看點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纯爱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 娇妻校花欲乱往事叶子| 五福影院最新地址| www夜夜操com| 日韩欧美第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2019日韩中文字幕MV| 孕交videodesexo孕交|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毛片在线播放a| 午夜视频在线在免费|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色a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xxxx中文字幕|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 大桥未久全63部作品番号| 中国老人倣爱视频| 步兵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台湾swag视频在线观看| 97人人在线视频| 成人18视频日本|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欧美大杂交18p|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精品国产欧美sv在线观看|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卡无卡视频|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久久婷婷| 在线观看网站黄|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高清视频|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9视频| 欧美a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