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8-09
西門子德國數字化工廠作為優秀的先驅者,用25年的時間已實現75%的生產作業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在線監測節點超過1000個,每天采集數據超過5000萬。每年生產元器件30億個,可24小時為客戶供貨,產能較數字化前提高了8倍。光看數字會覺得基本上智能制造的核心關鍵指標都提到了,只是不能直接感受到具體牛在哪兒。
-
2016-06-16
近年來傳感器應用領域大幅擴展,包括運輸、機械、建筑、化學、食品、醫療、家電、通訊、制造加工等。本文以美國專利暨商標局公告的核準專利做為資料來源,找出傳感器專利所屬技術分類項目,主要分布在測量、導航、電氣、通訊……
-
2016-06-14
5月份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在產業增加值上,行業同比增長超8%的有汽車制造業、化學原料與化學制品制造業、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業。
-
2016-05-25
線纜組件是您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線纜設計卻往往被放在開發流程的末尾,如果匆忙做出選擇,時間往往迫在眉睫,成本也會變得高昂。譬如倍捷連接器(PEI-Genesis)這樣的公司,在定制連接器組裝方面有超過40年的經驗,并擁有超過價值7千萬美元的庫存配件。
-
2016-05-24
在工廠車間,互聯增長同樣驚人: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變頻器、數控機床、機器人、攝像頭、其他設備和應用。因此,具有遠見的制造商應使用面向未來的技術來迎接未來的智能制造工廠,充分利用標準和未經修改的IP網絡。
-
2016-05-20
近來物聯網(IoT)潮流興起,以及低成本感測與控制元件大量出籠,使得智慧家庭的發展快速升溫,各種家用裝置已開始加入聯網與智慧化功能。此一轉變,也讓自動化控制應用逐漸由過往較大型的工廠、商辦大樓或公共場所,進入一般民眾家中。
-
2016-05-17
2016年1至4月份,新型交通運輸設備、高端電子信息產品和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等新產品產量迅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92.5%,工業機器人增長24.7%,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光纖、光纜、光電子器件、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自動售貨機售票機、安全自動化監控設備等產品產量均實現兩位數快速增長。
-
2016-05-10
不單是制造業,在所有行業中都開始涌現一系列將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和自動化領域相互融合的技術,并帶來深遠影響。對于PLM供應商而言,這種融合表現在研發、收購和合作活動的高漲。硬件、“智能化”和云服務這三大要素的融合成為企業發展的推動力。
-
2016-04-26
微型化、集成化是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的重要特征,這種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傳感器,尺寸通常僅為毫米或微米級。對于平均要采用上百個傳感器的汽車來說,MEMS傳感器已經不可替代。正因為如此,汽車產業被認為是MEMS傳感器的第一波應用高潮。
-
2016-04-15
在裝備制造業信息化高端工業軟件方面,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很大,以至于在以往的裝備研制中,90%以上都采用了國外的大型軟件。在這樣的局面下,研制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軟件,成為了我國工業產業升級的關鍵。
-
2016-04-15
2015年中國制造業發展舉步維艱,變頻器行業遇到的壓力前所未有。但中國制造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的需求也沒有變,如果能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重大機遇,逆勢而上也絕不是沒有可能。那么,在2016年,變頻器企業該如何破冰?
-
2016-03-25
從制造業的體量上,我國目前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但是,我國在制造業自動化方面起步較晚。就機床的數控化率而言,2012年中國生產的機床數控化率僅為25%,接近日本1988年的水平,而日本2012年的機床數控化率已達到88%。
-
2016-03-17
在宏觀經濟結構轉型、陷入深度調整的市場背景下,中國的GDP增速25年來首次破7,工業增速明顯回落。受此影響,2015年中國自動化市場在經過兩年的小幅增長以后,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深度下探”,全年萎縮幅度超過8%,未來市場的“陽春”在哪里?
-
2016-03-17
工業4.0的打造,離不開智能物流的發展。智能物流是工業4.0核心組成部分,智能物流倉儲位于后端,是連接制造端和客戶端的核心環節。我們尤其看好鋰電設備行業的物流自動化需求。2020年智能物流系統集成市場規模將接近1400億,年均增長超過20%。
-
2016-03-01
3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至49.0,為連續第7個月處于榮枯線下方,低于預期的49.4。前一個月官方制造業PMI為49.4,創下3年多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