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業是我國開展數字建設較早的行業之一。數字化經過多年的建設,投入在逐年增加,油田行業整體信息化數字化應用水平不斷提高。
油田企業一般都是大型企業,其信息化數字化投入一般金額較大,所以非常重視信息化數字化的總體規劃,在產品的選型上也傾向于采用成熟的產品化軟件。
我國油田企業數字化進程的挑戰
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的油田數字化建設起步較晚,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市場不成熟,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油田企業一般都是大型企業,具備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的實力,整體水平與其他行業相比處于比較領先的位置,但各企業信息化狀況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對自動化開發商而言,在石油領域仍大有作為。
因此,“十二五”期間,石油行業ERP、MES、EAM等核心信息系統的深化應用將是信息化工作的重要領域,數據中心、災備和IT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穩步推進,RFID、GIS、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將取得更大進展,同時,也將是對軟件開發商的提出了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行業一樣,節能減排和產業調整是油田企業“十二五”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任何利用信息化手段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都將為能源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帶來新的課題、新的機遇。相信這會促進SOA、虛擬化、云計算、物聯網、
RTU等創新技術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更加成熟。
安控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RTU(遠程測控終端)領先提供商,占據油田井口RTU市場半壁江山。RTU為工業自動
控制系統設備,具備數據采集、處理及傳輸功能,在油氣開采、長輸管網和環境監測等領域應用廣泛。安控在這方面有著成熟的應用。
我國油田數字化建設碩果累累
玉門第一個數字化油田初具規模
酒東油田從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打造數字化油田的建設方向。酒東油田以數字化提升采油工程技術的管理水平,加大投入,強化管理,逐步構建立體的采油工程信息網絡管理體系。信息中心結合酒東油田的生產實際,搭建了包括“酒東油田網絡數據庫查詢系統”等幾大模塊的綜合信息應用平臺,在生產管理、數據分析統計和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酒東油田利用TD-LTE無線傳輸系統對裝置的生產數據進行采集,傳送至中心控制室,形成集動態數據實時采集傳輸、記錄顯示、生產調節和遠程控制為一體的管理模式,實現了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井場安裝攝像機可以監控抽油機工作情況,遠程自動啟停抽油機。遠程啟停抽油機、井場實時監控、闖入識別、照片抓拍等功能一應俱全。這有利于我們快速、有效地發現和處理生產問題。”酒東油田技術科負責人王小軍說。
冀東油田油氣數字化實現無紙化
冀東油田油氣集輸公司的員工已經進入了無紙化時代。通過利用DCS系統對裝置的生產數據進行采集,傳送至中心控制室,形成了集“動態數據實時采集傳輸、記錄顯示、生產調節和遠程控制”為一體的管理模式,實現了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員工在中控室內,只需輕點鼠標便可獲得生產現場的各個數據資料。
2011年起,這個廠進一步對DCS系統進行深入優化,建立了報表自動打印系統。該系統在進一步優化DCS數據采集的基礎上,對全廠3套生產裝置的225個重點生產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和記錄,并通過專用計算機實現報表的自動填寫和定時打印。員工每個小時對電子報表參數進行核實與簽字確認,真正實現了生產運行的數字化管理。
瑪河氣田數字化建設實現無人值守
瑪河氣田集氣站實現了無人值守,數據實現了自動采集,生產狀態可以實時監控,重點要害設備能遠程自動啟停,生產智能管理等措施彰顯著現代工業氣息。數字化,讓采氣一廠的管理也發生了巨變。兩臺電腦、一個操作員工就可以管理十幾口氣井,這在幾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如今,數字化將這一切變成了現實。
采氣一廠加強遠程自動操控和現場可視化技術的應用,為生產管理過程實現信息管理和智能決策奠定基礎。一旦井口數據異常,中控人員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實現了事故隱患和突發情況的及時發現和及時處理。針對單井遠程開關井、遠程調產技術,采氣一廠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科研攻關。高壓高產氣井自動調產技術的順利實施,將氣井調產時間由1個小時縮短至4分鐘,同時使用自動調產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