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不進步,為什么我們沒有在最好的時候完成產業升級,依然苦逼苦的賣苦力,這事就要問問老板們,更要問問政策了。你的稅收、金融、人才政策支持創新了嗎?當一個國家十年創造的利益,全都流向了房地產的時候,當全國人民賺了點積累全都貸款買房子而不去擴大升級再生產的時候。我們真的該想一想,這一切都是自己zuo的。
春節前夕,日本知名鐘表企業西鐵城在華生產基地——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員工被解除勞動合同,限期離廠。與此同時,微軟則計劃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和北京工廠,并加速將生產設備運往越南工廠。微軟在東莞和北京兩地的關廠,將總共裁員9000人。
同時,有媒體列舉其他一些知名外資企業,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計劃進一步推進制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則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加快了撤離中國的步伐。
另外一條消息顯示,31個省的人均收入排行榜出爐,上海北京列前兩位,分別是年收入4萬7和4萬3,制造業集中的浙江、廣東、福建、天津也都在4萬附近,即使是中原的河南,以及西部的甘肅都已經有年均收入2萬4了。要知道這些地區可是包括很多農村,如果排除平均的因素,在制造業大省的城市里,年收入基本也得3萬以上。換句話說招工如果沒有2-3千是招不到工的。
把兩條新聞聯合起來看,一憂一喜,但又相互聯系。正是因為我們的人工成本不斷的上升,所以導致了制造業紛紛選擇撤離。這是中國制造的錯嗎?是中國工人不該享受更高更好的生活待遇?顯然都說不通,但問題就這么發生了。
之前我們便宜的勞動力,讓中國制造以便宜的價格享譽世界,但現在成本上來了,再這么干就賠了,現在擺在企業家面前的就兩個選擇,第一就是不干了,第二就是上別的地方干去。比如一些造鞋的,為大品牌阿迪耐克代工的企業,已經逐漸從珠三角搬家了,要么去了河南、江西這些更窮的地方,要么干脆出國去了東南亞,什么越南、印度、緬甸、孟加拉國,這些地方如今成為了新的世界加工廠。人家老板們自然會算賬,還比如做衣服的,在國內要花4000元雇一個工人,而在緬甸只需要600,印尼和越南大概一兩千也夠了。有數據統計,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成本節節攀升,目前東南亞已搶走中國30%的訂單。
這不單單是我們的宿命,美國也出現過類似情況,1976年每100雙中有53雙是在美國生產,而2006年只剩下1.5雙,美國的制鞋業就這么安樂死了,而弄死他的,恰恰是咱們中國鞋廠,但現在輪回了,中國不斷上升的人員成本,開始講跟美國一樣的故事。
但是美國人后來講了一個持續創新外加產業升級的故事,大量制造業輸出到其他國家,并不影響美國的經濟增長特別是收入。像蘋果、谷歌、微軟這樣的高科技企業牢牢控制著制造業的風向標,而華爾街則更是通過金融的手段,讓全世界為他打工,替他分擔風險,再加上頁巖油等新能源的開發,美國不但不是能源進口國,甚至開始輸出了。
聽出差距來了吧!換個角度說,我們上學的時候可以考賣報紙、發小廣告賺點零花錢,但當您到達一定高度,完成學業的時候,還是靠賣報紙發小廣告賺錢就無藥可救了,20多歲的時候您可以去應聘程序員,但50多歲了你說你還能寫程序,基本上沒什么人會相信你。為什么我們不進步,為什么我們沒有在最好的時候完成產業升級,依然苦逼苦的賣苦力,這事就要問問老板們,更要問問政策了。你的稅收、金融、人才政策支持創新了嗎?當一個國家十年創造的利益,全都流向了房地產的時候,當全國人民賺了點積累全都貸款買房子而不去擴大升級再生產的時候。我們真的該想一想,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6月19日,北京國際會議中心,VisionChina北京展(機器視覺助力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大會)開幕,華北工控亮相C01展位,并全面展示在機器視覺領域的創新成果,洞察現代制造業數智化轉型機遇,以工控力量助力機器視覺產業繁榮,期待與您的攜手共進!相機,
隨著中國制造業全球化進程加速,國產設備正以更高質量的姿態走向國際市場。出口設備需嚴格遵循目標國的安全標準,這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設備及系統(如安全光幕、安全控制器和安全網絡)的規范搭建,不僅是保障人員人身安全和設備穩定運行的核心,更是滿足相關出口安全標準、贏得海外市場的關鍵。
共探數智化未來,共創新質生產力。2025年6月17日—19日,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將迎來全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盛會——WOD制造業數字化博覽會。作為全球首個聚焦制造業數字化全場景的專業展會,本屆展會以“數智破局·生態共生:重構全球制造新引擎”為主題智能化,西門子,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加速向質效提升轉型。華南地區作為全國制造業的重要基地,其3C電子、半導體、新能源等高端產業集群對精準控制技術、智能管理系統等先進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旺盛,為工業自動化創新技術的深度應用開辟了廣闊市場空間歐姆龍,
2025年5月26日至28日,第八屆綠色工廠廠務大會于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這場以“雙碳”為主軸的行業盛會,匯聚了眾多技術、政策專家與企業代表。作為綠色制造領域的標桿企業,臺達成為大會焦點,不僅分享了ESG成功實踐與可持續發展路徑,更展示了全鏈路節能減碳解決方案,以前沿理念與系統性方案,為行業提供綠色轉型的創
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鏈協同的背景下,MES(制造執行)系統廣泛應用于汽車、3C電子、醫藥等行業生產制造的實時監控、過程優化和資源管理等場景。基于市場及用戶需求,華北工控打造了MES系統專用工業平板電腦方案。比如PPC-3156QP,可以輕松部署在電子零部件生產現場。工業級平板電腦,
在全球制造業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浪潮下,中國智能制造正面臨歷史性機遇與系統性變革。在AI爆發式突破,“雙碳”目標工業體系向綠色低碳加速轉型,“國產化替代”成為產業突圍必由之路等趨勢的推動下,一場關于“智造強國”的新引擎正蓄勢待發。在此背景下,廣東省自動化學會將聯合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電機電器分會
本周,全球工業及科技領域亮點紛呈,從前沿技術突破到行業政策發布,從市場數據變化到企業合作動態,共同描繪出一幅充滿活力的產業圖景。機器人,制造業,智能,機器視覺,
隨著制造業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迅速提高,中國正在邁入“機器人新時代”。然而,根據各大機器人公司提供的數據表明,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長,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培養卻相對滯后。
人工成本在企業生產成本中比例的不斷上升,逐漸倒逼餐飲企業轉型升級,開始關注機器人產業。不同種類的機器人設備的出現,正在對包括餐飲、飲料生產在內的食品行業帶來影響,對解決行業中人力成本不斷升高的現狀起到了積極作用。
經過四個月連續運轉的陜西陜煤黃陵礦業公司1001綜采工作面在全國首次實現地面遠程監控無人采煤,這一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遞減至目前的3人隨機監護,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525萬元。
石油機械公司通過開展“石油鉆機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可使鉆機實現在較小區域或不規則區域內多口井及不規則井位的整機搬遷、管柱自動裝卸和排放、司鉆集成控制和遠程控制。新技術的應用,將實現鉆井輔助作業時間減少20%以上、每班操作人員減少2-3人的預期效果,減少了人工成本,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現場施工人員的勞動強
目前一臺功能較簡單的2軸、4軸工業機器人的造價已經下降到10萬元/臺以下,國產6軸機器人的價格低至13萬元/臺。而現在國內一名制造業工人每年人工成本將達到4-5萬元。根據我國十二五規劃,要是實現最低工資標準年均成長13%以上、職工工資成長15%的目標,這更將會是一筆巨大的支出。
在傳統制造業面臨日益嚴峻的用工荒前提下,設備對于家具制造企業來說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減少用工數量,如何提高工人單體產出,成為木工機械制造企業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