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根據研究機構IDC的預測,全球可穿戴設備2015年的出貨量將達到4570萬,而2019年的出貨量將達到1.261億,這意味著大約45%的年增長率。
據國外媒體報道,根據研究機構IDC的預測,全球可穿戴設備2015年的出貨量將達到4570萬,而2019年的出貨量將達到1.261億,這意味著大約45%的年增長率。
IDC表示可穿戴設備的快速增長依賴于大量新廠商、新設備和終端用戶的出現。智能可穿戴設備就是能夠運行應用的可穿戴產品。這些設備包括蘋果的Apple Watch、摩托羅拉360智能手表以及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
智能可穿戴設備2014年共售出約420萬,但IDC預計今年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2570萬臺。另外還有非智能類別的可穿戴設備,比如基本的健身追蹤器,也就是沒有運行應用程序的種類。IDC表示其銷量將從2014年的1540萬臺增長到2015年的2000萬臺。
隨著Apple Watch的發布,智能可穿戴設備將迎來重要的一年。Apple Watch點燃了可穿戴設備市場,許多廠商都渴望來分一杯羹。另外,非智能可穿戴設備并不會消失。事實上,該市場將持續增長,因為許多領域都需要簡單的,一次性使用可穿戴設備。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日前發布年中預測報告,表示2018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金額將成長10.8%,達 627億美元,超越去年所創下566億美元的歷史高點。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銷售金額可望續創新高,預計將成長7.7%,達到676億美元。
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智能家居監控攝像機市場分析與預測》指出,低于200美元價格點的配備全套軟件和服務功能的攝像機將推動智能家居監控攝像機市場的增長。該報告預測,到2023年,全球市場消費者在智能家居監控攝像機上支出將超過97億美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開始延伸至工業領域,據市場機構預測,未來15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11萬億元。
日前,IDC發布了《IDC FutureScape:全球制造業2018預測——中國啟示》,報告描述了中國制造行業IT 2018年十大預測。報告為制造企業的高管提供了未來12-36個月內制造業IT及其IT 所支持的業務發展趨勢。
知名物聯網行業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曾在文章中提出過4個關于2017年的物聯網預測,如今看來,這些預測大都變成了現實。站在當下這個時間點上,在給出2018年十大物聯網預測之前,我們有必要針對去年這4個預測先做下回顧……
人工智能通過分析患者胸部影像預測未來五年內哪些病人會死亡,精確度為69%,與人類醫生判斷的精準度相當。據連線雜志報道稱,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者開展了這項史無前例的研究。
隨著國民經濟穩定發展,中國正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對高檔數控機床、精密模具、高效刀具的需求市場空間很大。
風能為間歇性能源,風電場的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將隨風速的變化而變化。在分析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時,需要考慮風電場輸出功率波動范圍大的特點。對于某些風能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隨著風電場建設規模的擴大,風電場裝機容量在當地負荷中所占的比例增加。風電場的功率波動會對地區電網運行產生一定影響。主要是功率波動
今年Vision China(上海)機器視覺展上,堡盟帶來的全家族的機器視覺產品,尤其IDC系列多碼讀碼產品獲得了觀眾的特別的關注。今天為大家分享案例是堡盟IDC200在電子行業自動貼膜撕膜機上的成功應用。讀碼器,LED,
在當今高效的印刷和圖文機械行業中,精準度和效率是企業追求的關鍵。而堡盟IDC200在書籍裝訂設備上的成功應用,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讀碼器,檢測,web,過程,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呈現了怎樣的發展態勢?企業應如何精準把握機遇?本期中國自動化網CA800就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廠商定位與分化、轉型方向建議、中西方工業互聯網平臺廠商的差異、行業(領域)可復制性等行業關注熱點話題,與世界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展開對話,以期全面呈現IDC視角的深度洞察,供行業人士參考。
5月17日,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1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1年下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151.3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同比增長40.1%,PaaS市場同比增速為55.7%。
IDC近日發布了《2021年V2全球物聯網支出指南》,從技術、場景、行業等維度對全球物聯網市場進行了全面梳理,并對未來5年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提供商臺達,今(20)日在北京宣布攜手阿里巴巴推出全新IDC(互聯網數據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供電方案——數據中心巴拿馬電源。其功率模塊的效率高達98.5%,架構簡潔可靠性高,可確保供電系統五年不間斷運行。
有源電力濾波器(APF)對IDC機房配電可靠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大量電源與變頻設備在IDC機房內同時運轉時,會產生諧波電流,易導致配電設備故障,加速配電設備老化,降低其使用壽命,威脅機房的安全運行。臺達,檢測,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新發布的《全球半年度行業云跟蹤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四大行業(金融、制造、醫療和公共部門)的行業云支出總額將高達225億美元。在這四大行業中,醫療保健機構在行業云支出總額中將占到48%。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基于其Ensigma Wi-Fi技術的最新知識產權(IP)產品IMG iEW410。為滿足中低端市場的需求,Imagination在其最新發布的IMG iEW400基礎上又開發了iEW410,旨在滿足入門級物聯網(IoT)、可穿戴設備和可聽戴設備等成本敏感型應用的通信要求。
目前市場上不少可穿戴設備產品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多數智能手環和非通話型智能手表產品不能脫離手機獨立使用,使用場景非專業化、不聚焦,成為其繼續增長的一大掣肘。隨著可穿戴設備產業從1.0邁進2.0時代,脫離手機獨立使用和場景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2160萬部。其中,小米以17%的市場份額超過Fitbit和蘋果,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設備廠商。Strategy Analytics執行總監Neil Mawston指出,小米手環在中國廣受歡迎,受益于其極具競爭性的價格以及豐富的功能,比如心率監測,計步器以及日程提醒。
物聯網將進入萬物互聯發展新階段,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等數以萬億計的新設備將接入網絡,形成海量數據,應用呈現爆發性增長。據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數量或將達到1000億臺,新增傳感器部署速度或將達到每小時200萬個,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美元。
報告顯示,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發貨量達到2160萬部,較去年同期增長8%。此前的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發貨量同比增速曾達到21%。該機構分析師表示,中國低成本健身手環以及美國高端智能手表的需求表現強勁,共同推動了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長。
目前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市場表現平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可穿戴設備沒有很好地解決其自身存在的“痛點”。業內人士認為,物聯網的發展給可穿戴設備帶來新機遇。未來,可穿戴設備還可與人工智能結合起來,依托智能算法,通過語音識別、語音喚醒、人臉識別、智能感知等技術,實現實時采集、數據分析等。
據報道,可穿戴設備市場似乎正陷入垂死掙扎的狀態。但近幾周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表示,可穿戴設備還沒有完全衰落下去。投資者仍以在與初創企業舉行會談,企業家們也在繼續開發新的硬件產品。Under Armour前高管羅賓·瑟斯頓認為,當可穿戴設備變得更加一體化時,它們才會真正取得成功。它們會跟蹤所有重要的生物識別特征,
國內物聯網領域的快速發展,推動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近日,中國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就與FERACE 3智能運動手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集采了FERACE 3智能運動手表產品,準備在智能穿戴設備市場提前布局。從目前的行業趨勢看,智能穿戴的發展增速整體放緩,但已經出現了向“智能穿戴2.0”發展的趨勢。何為智能
7451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