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卡就可把車免費停放到“空中”了。近日,記者在東葛路天桃實驗學校中學部旁邊看到,一座剛設立的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吸引了不少過路市民的眼光,大家紛紛上前觀看這可以把自行車“懸”在空中的車亭。據了解,該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是南寧市青秀區城市管理局首次向市民推廣免費使用的,今年內計劃在青秀區投入建設100個點,預計建設完成50個以上。
一刷卡自行車“空中”停放
近日,家住鯉灣路附近的張大爺路過天桃實驗學校中學部大門時,在學校大門旁發現了一個新鮮“玩意”:只要一刷卡,自行車就自動“懸”在空中。好奇的張大爺也把自己的自行車推上來,體驗一把這“高科技”的自行車亭的神奇魅力。
工作人員先給張大爺發了一張類似公交卡模樣的白色IC智能卡,然后讓他對準自行車亭兩側裝有的感應器照一下。“嘀”的一聲后,一個自行車空架位就緩緩下降,接著工作人員幫張大爺把自行車推進空架位里,緊接著自行車就自動升到空中停放,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
原來,這個裝置叫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只需要一張IC卡就可把自行車“懸”在空中,并且是免費使用。
在現場,這個“空中”立體自行車停不僅吸引了張大爺,幾乎所有的路人經過這里時都駐足觀望,當了解到只要跟工作人員索取一張IC智能卡就可以把車停到“空中”時,不少市民紛紛推車上來停放。現場操作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是南寧市青秀區城市管理部門首次向市民推廣使用,整個亭點總長13米、寬1.8米、高4.6米,設有26個車位,專門提供給自行車和電動車停放,是第一個在南寧“誕生”的空中自行車亭。今后他們還將建立更多類似的自行車亭,同時建立起相關服務網點,市民只要跟自行車亭的工作人員或到服務網點索取IC智能卡就可以免費停車了。
方便環保兼具防盜報警功能
“自行車可以停到空中,不用再受到日曬雨淋了。”剛把車放好的張大爺覺得,這種新式的自行車亭改變了原來舊的停車方式,很實用。路過的市民李女士說:“南寧早就設立有立體停車場了,但立體停車場專門為小轎車設立的,早就盼著其他車輛也有立體的停放方式了,想不到南寧這么快就實現了,還是免費的。”李女士覺得,南寧不僅摩托車多,自行車更多,很多地方車輛停放不規范影響市容市貌,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自行車亂停放、占道等的現象,如果能在一些停車點集中的地方多設立類似的自行車亭就更方便了。
自行車亭發放IC卡的工作人員聞生介紹,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外觀造型嚴格按照現代城市建筑規劃配套設計,達到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既美觀又實用的效果,屬于一種新型綜合利用城市立體空間、非常人性化的市政公共設施,不僅方便存取,防雨防曬,還具備防盜報警功能。當非法取車或存車遇到破壞時,防盜報警系統會自動報警,管理人員可及時處理;同時,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采用空中封閉自動式存放自行車,杜絕了車輛亂停放影響市容市貌的情況;此外,由于采用空中存車方式,大大減少地面自行車占據人行道現象,減少道路擁堵。
雖然這個自行車亭設立雖然得到很多市民的歡迎,但因為設立的地點太過于靠近天桃實驗學校中學部,該校一名校領導表示,按照相關規定,停車場、公廁等一些公共設施設立的地點不能過于靠近學校,自行車亭建立后,擋住了學校的校訓,同時影響了一些教室的采光,希望制造商和青秀區城市管理局能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更合適的地方設立自行車亭試點。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制造商相關負責人宋有洲表示,該自行車亭只是一個試用點,是供市民了解的樣板,如果學校有意見,大家可以進行協商處理。
今年將建成50個以上車亭
市民停車是免費的,那自行車亭的建設以及日常維護需要的資金由誰來埋單呢?宋有洲稱,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的建設投入以及今后日常維護需要的資金主要是采取社會主體投資的方式,靠自行車亭的廣告收入等方式來收回成本,這樣政府就可以少花錢甚至不花錢為市民提供免費的公共設施。
青秀區城市管理局韋家桂介紹說,立足為民辦實事的出發點,管理局推出了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從而讓市民可以免費停放自行車。韋家桂介紹說,自行車存放難是市民多次反映的問題,車輛亂停亂放影響了城市的市容環境,浪費了大量的城市公共土地面積,而占道停放也影響
交通。更多的市民還反映,自行車被盜現象嚴重。民生問題無大小,自行車存放問題直接涉及城市發展、社會和諧等問題。
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的設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自行車亂停亂放、占道嚴重等問題,可以提高城市的管理、美化城市的環境、提升城市的品位,是政府為民辦事實的體現。而在天桃實驗學校中學部旁設立的第一個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是作為一個試用點,先讓更多的市民了解這個新式的自行車存取方式,同時方便其他城區來參觀了解。他說,今年青秀區預計在轄區內投入建設100個點,計劃建設完成50個以上,到時在青秀區很多市民在家門口就可用上這種“高科技”的停車方式了,自行車存取就更方便、安全了。今后,智能立體生態自行車亭將逐步在南寧市全市推廣。